时间:2019-06-29 05:23:22
1、简答题 质量为M的平板长为L=0.88m,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υ0?向右匀速运动,在平板上方存在厚度d=2cm的“相互作用区域”(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相互作用区域”上方高h=20cm处有一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P.当平板M的右端A经过物块P正下方的瞬时,P无初速度释放.物块P以速度υ1进入相互作用区时,除重力之外,P立即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恒力F.已知F=11mg,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试求:(1)物块P下落至与平板刚接触时的速度υ2多大?
(2)欲使物块P不落到平板M上,平板速度υ0应不小于多少?
参考答案:
(1)P先做自由落体运动,有:υ12=2gh?①
之后进入相互作用区域,受向上的恒力F和重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即:11mg-mg=ma?②
P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有:υ22-υ12=-2ad?③
由①、②、③解得?υ2=0?
(2)P先做自由落体运动过程,有h=12gt1④
进入相互作用区做匀减速运动的末速为零,故有d=12at2⑤
且a=10g?⑥
由式④、⑤、⑥解得?t1=0.2s?t2=0.02s
所以,P释放后到与平板接触经历的时间为
t=t1+t2=0.2s+0.02s=0.22s?
欲使物块P不落到平板M上,应满足v0t>L,于是得:
v0>Lt=0.880.22m/s=4m/s.
答:(1)物块P下落至与平板刚接触时的速度υ2为0;
(2)欲使物块P不落到平板M上,平板速度υ0应不小于4m/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汽车以10m/s的初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s的时间其速度变为15m/s.求:该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
参考答案:取汽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vt-v0t,可得
a=vt-v0t?=15m/s-10m/s2s=2.5m/s
答: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2.5m/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对;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BC正确,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第一个4.9cm、第二个4.9cm、第三个4.9cm、第四个4.9cm、第5个4.9cm、第6个4.9cm所通过的时间之比为
,可知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D错;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一列质量为106?kg的列车,机车牵引力为3.5×105?N,运动中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1倍,列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为50m/s需要多少时间?此过程中前进了多少米?
参考答案:依题意,列车质量m=103t=106kg,F牵=3.5×105N
F阻=0.01mg=0.01×106×10N=1×105N
v=50m/s.设列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F牵-F阻=ma
则列车的加速度为:
a=F牵-F阻m=3.5×105-1×105106m/s2=0.25m/s2
列车由静止加速到180km/h所用时间:
t=v-v0a=50-00.25s=200s
此过程中列车的位移为:
x=v2-v202a=502-02×0.25m=5×103m
故列车由静止加速到180km/h所用的时间为200s,前进的位移为5×103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物体的位移(s)-时间(t)图象,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线2、4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曲线1、3表示物体可能做曲线运动
B.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两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C.在0-t1时间内物体1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2的平均速度;在0-t3时间内物体3的平均速度小于物体4的平均速度
D.t1时刻物体1的速度小于物体2的速度;t3时刻物体3的速度等于物体4的速度
参考答案:A、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无法表示曲线运动,故A错误.
B、s-t图象中的t2时刻表示速度反向,而v-t图象中的t4时刻表示加速度反向,速度还是正方向,故B错误.
C、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得知,在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的位移比4的位移小,所以3的平均速度比4的平均速度小.故C正确.
D、s-t图象中t1时刻1的切线的斜率比2的斜率大,所以v1>v2.故D正确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