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04:51:54
1、选择题 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流,则下列一定可以使该光电管产生光电效应的有
[? ]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发生
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C.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其半衰期可能变小
D.用14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其电离
E.光电管是基于光电效应的光电转换器件,可使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参考答案:BDE(6分)
本题解析:每发生一次
衰变,中子数减少2,选项A错误。太阳内部发生着轰轰烈烈的热核反应,选项B正确。半衰期是原子核的内禀特性,与物理的、化学的因素无关,选项C错误。氢原子的基态能量是-13.6 eV,用14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其电离,选项D正确。光电管利用光电效应制成,可使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选项E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光电效应,当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s闭合,此时电流表A的读数为I,若改用更高频率的光照射,( ) 
A.将开关S断开,则一定有电流流过电流表A
B.将变阻器的触头c向b端移动,光电子到达阳极时的速度必将变小
C.只要电源的电压足够大,将变阻器的触头c向a端移动,则光电管中可能没有光电子产生
D.只要电源的电压足够大,将变阻器的触头c向a端移动,电流表A读数可能为0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即使开关S断开,由于入射光的频率更高,则导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更大,当能到达阳极时,则有电流流过电流表A,所以A正确.触头c向b端移动,导致阳极与阴极的电压减小,则电场力也减小,所以电子获得的加速度减小,因此光电子到达阳极时的速度必将变小,B正确;若电源的电压足够大,将变阻器的触头c向a端移动,使得光电流更大,而由于改用更高频率光照,所以一定有光电子产生,故C错误;只要电源电压足够大,将变阻器的触头c向a端移动,光电子因受到电场阻力,可能还没到达阳极时动能已变为零,则电流表A读数可能为0,D正确。
考点:考查了光电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随入射光频率v变化的Ek-v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eV,锌的逸出功是3.34eV,若将两者的图象分别用实线与虚线画在同一个Ek-v图上,则下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EK=hv-W
其中W为金属的逸出功:W=hv0
由此可知在的Ek-v图象中,斜率表示普朗克常数h,横轴截距大小表示该金属极限频率的大小,由题意可知锌的逸出功大于钨的逸出功,故由v0=Wh可知锌的极限频率大于钨的极限频率,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
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核反应12H+13H→24He+01n属于原子核聚变
D.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遏止电压就越大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一群处于n能级的氢原子可发出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则A错误。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核里,即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正确。核反应
属于轻核聚变,C正确。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知遏止电压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光越强包含的光子数目越多,但每个光子的能量不一定大,故D错误。
粒子散射实验的意义,轻核聚变,光电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