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04:50:53
1、选择题 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的振幅和波长都相同的半波(如图甲),在相遇的某一时刻(如图乙),两列波“消失”,此时图中a、b质点的振动方向是( )
A.a向上,b向下
B.a向下,b向上
C.a、b都静止
D.a、b都向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模块3—4试题(12分)
(1)(6分)一光线以很小的入射角i射入一厚度为d、折射率为n的平板玻璃,求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距离(
很小时,
).
(2)(6分)右图为某一报告厅主席台的平面图,AB是讲台,S1、S2是与讲台上话筒等高的喇叭,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和尺寸如图所示。报告者的声音放大后经嗽叭传回话筒再次放大时可能会产生啸叫,为了避免啸叫,话筒最好摆放在讲台上适当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上两个嗽叭传来的声音因干涉而相消。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m/s。若报告人声音的频率为136Hz,问讲台上这样的位置有多少个?
参考答案:(1)
(2)4个
本题解析:(1)如图,设光线以很小的入射角i入射到平板玻璃表面上的A点,折射角为r,从平板玻璃另一表面上的B点射出,设AC为入射光线的延长线,由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可知,它与出射光线平行,过B点作BD⊥AC,交AC与D点,则BD的长度就是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距离,由折射定律得
?①
由几何关系得
?②
?③
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距离为
?④
当入射角i很小时有
由此及①②③④式得
?⑤
评分参考:本题共6分,①②③④式各1分,⑤式2分。
(2)相应于声频
的声波的波长是
?①
式中V=340m/s是空气中的声速,在右图中,
是AB的中点,P是OB上任一点,
将
表示为
?②
式中k为实数,当k=0,2,4,…时,从两个喇叭来的声波因干涉而加强;
当k=1,3,5,…时,从两个喇叭来的声波因干涉而相消,
由此可知,
是干涉加强点;对于B点,
?③
所以,B点也是干涉加强点,因而
、B之间有2个干涉相消点,由对称性可知,AB上有4个干涉相消点。
评分参考:本题共6分,①②式各1分,写出“AB上有4个干涉相消点”给2分,正确写出分析过程的给2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且在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 C点是BE连线的中点,G点是AB连线的中点,则此时图中 正经过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 与A的竖直高度差为20cm,E经过0.25s的路程为 cm。
参考答案:G、B、20
本题解析:频率相同的两列水波相叠加的现象.实线表波峰,虚线表波谷,则A、E是波峰与波峰相遇,B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C、G是平衡位置相遇处,下一波峰将从E位置传播到C位置,且C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水面上运动,而下一波谷将从B位置传播到A位置,且G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水面下运动,A点波峰与波峰相遇,则A点相对平衡高10cm,而B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则B点相对平衡低10cm,所以A、B相差20cm.周期
,从图示时刻起经0.25s,E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4A=20cm.
考点:考查了波的叠加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波的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横波才能产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产生衍射现象
B.一切波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衍射现象
C.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 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波的衍射现象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纵波和横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所以A错,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衍射的,但不一定会出现现象。
当出现和波长大小相当的障碍物或狭缝时,才能观察到这种现象。
正常情况下,波阵面上各个点的衍射现象相互叠加,表现出来的是辐射状传播,所以B错,C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关于波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A.有的波能发生干涉现象,有的波能发生衍射现象
B.当波源远离接收者时,接收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频率高
C.波具有衍射特性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比较相差不多或小得多
D.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大;振动减弱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波特有的现象是干涉、衍射,所以A错。根据多普勒效应,当波源远离接收者时,接收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频率小,B错;波具有衍射特性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比较相差不多或小得多,C对;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振幅加强,质点依然在振动,所以D错。
点评:本题考查了波的传播问题,机械波传播需要靠介质,但电磁波不用,机械波波速由介质决定,电磁波传播速度为光速。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