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06:08:30
1、选择题 根据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量子数越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轨道半径越小
B.核外电子速度越小
C.原子的势能越小
D.原子能级的能量越大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6分)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B.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C.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
D.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E.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都向外界放出核能
参考答案:CDE
本题解析: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度无关,选项A错误;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对少数原子核没有意义,选项B错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迁到较低能级时,能量减小,释放光子,由高轨道跃迁到低轨道,速度增大,动能增大,能量减小,则电势能减小,选项C正确;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选项D正确;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根据ΔE=Δmc2,都向外界放出核能,选项E正确。
考点:近代物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
A.6种光子中有2种属于巴耳末系
B.6种光子中波长最长的是n=4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
C.若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也一定能使该板发生光电效应
D.使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0.85eV的能量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由4到2及由3到2的跃迁属于巴耳末系,所以A正确;6种光子中波长最长的也就是频率最小的是n=4激发态跃迁到n=3时产生的,B错;若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而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频率小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的频率,所以不能使该板发生光电效应;使n=4能级的氢原子的能级与无穷远处的能级差为0.85eV,所以使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0.85eV的能量,选项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氢原子光谱的四条谱线做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满足公式:
1 λ |
1 22 |
1 n2 |
参考答案:在可见光区的氢原子光谱的四条谱线做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满足公式:1λ=R(122-1n2)(n=3,4,5,…),
当n=∞时,波长最小,1λ1=R22
当n=3时,波长最大,1λ2=R(122-132)
解得:λ1λ2=59.
答:氢原子光谱巴耳末系最小波长与最大波长之比是59.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1960年5月15日,年轻的美国物理学家梅曼在实验室中利用红宝石激光器首先获得了激光。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物质红宝石含有铬离子的三氧化二铝晶体,利用其中的铬离子产生激光。铬离子的能级如图所示,E1是基态,E2是亚稳态,E3是激发态,若以脉冲氙灯发出波长为λ1的绿光照射晶体,处于基态的铬离子受激发跃迁到E3,然后自发跃迁到E2,释放波长为λ2的光子,处于亚稳态E2的离子跃迁到基态时辐射出的光就是激光,这种激光的波长为多大?
参考答案:解:根据玻尔的量子化原子模型,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需要吸收或发出的光子能量等于这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即hυ=ΔE。
根据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有:c=λυ
设所求激光波长为λ,据题意,有:
结合以上三式,有:
解得: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