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05:25:17
1、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如图所示,一束由两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很细的复色光沿PO方向射到上、下表面平行的厚玻璃平面镜的上表面,得到三束反射光束I、Ⅱ、Ⅲ,则(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如图所示,光线以入射角i=30°照射到平面镜上,入射点为O,计算光的反射角r,并画在图上.如果光线入射方向不变,以过O点垂直于纸面的直线为轴,把平面镜顺时针方向转过15°角,这时反射光线转过多大的角度?
参考答案: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光的反射角r=i=30°,如图:
所以当平面镜顺时针转过15°度角,入射角要增大15°,变为45°,即法线顺时针转过15°,反射角也要增大15°,变为45°,则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夹角由原来的60°变为90°,即反射光线转过30°角.
答:这时反射光线转过30°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房间内靠近墙角的天花板上有一面平面镜,在房间地板上的B点放一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在竖直墙壁上出现一个光斑.若要使墙壁上光斑的面积增大一些,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保持光源的位置不变,将平面镜绕过平面镜O点且垂直纸面的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小角度
B.将光源沿地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
C.将光源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
D.在B点的位置放一盆清水,将光源放在水底(忽略盆底的厚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确定光斑位置.依题意改变光源位置,重新画光路图,即可判断光斑大小变化.当在B点的位置放一盆清水时,光线经过水的折射后再经平面镜成像,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像的位置将向下移动,因而使光斑变大.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平面镜夹角为
、一束光射向
,经
反射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
应等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在地质考察中发现一个溶洞,洞内有一块立于水中的礁石,如图14-1-14所示.为了能在洞外对礁石进行观察,必须用灯光对它照明.若利用水面反射来照明,则灯应放在什么位置才有可能照亮全部礁石?
图14-1-14
参考答案: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只要在洞外能观察到AB完整像的范围内打灯光,就能照亮全部礁石.而能观察到完整像的范围应当是像A′B′和溶洞及其倒影组成的相关光锥内,即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值得指出的是这里不是以“镜”为界,而是以“屏障”为界构成光锥.
本题解析:(1)由反射定律知道,物点到平面镜的入射光束经镜面反射后的出射光束是发散光束,形成虚像.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物体通过平面镜成等大的、正立的虚像.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先用对称性找到虚像,然后再补画必要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平面镜成的像有一定的观察范围,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形成虚像S′,S′对人眼来说是一个新的点光源.但这个“点光源”与真正的点光源是有区别的,真正的点光源发出的光在空间任何范围都能接收到,而S′“发出”的光仅在反射光范围内才能接收到.好像是房间中的“光源”,S′发出的光只能通过平面镜这个“窗口”射出,人眼只能通过平面镜这个“窗口”才能看到房间中的“点光源”S′.在确定观察范围时,应先确定反射光线的边界线.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