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05:24:10
1、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观测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作a与________的图像。
(3)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
A.实验中没有平衡摩擦力
B.实验中平衡摩擦力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木板平行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1)M>>m;(2);(3)B.
本题解析:(1)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g=(m+M)a;解得:,以M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为:
;显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a与M成反比,而反比例函数图象是曲线,而根据曲线很难判定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故不能作a-M图象;但存在关系:,故a与
成正比,而正比例函数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就比较容易判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故应作
图象;
(3)图中没有拉力时就产生了加速度,说明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故选B.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如图甲所示,BCD为竖直放置的半径R=0.20m的半圆形轨道,在半圆形轨道的最低位置B和最高位置D均安装了压力传感器,可测定小物块通过这两处时对轨道的压力FB和FD。半圆形轨道在B位置与水平直轨道AB平滑连接,在D位置与另一水平直轨道EF相对,其间留有可让小物块通过的缝隙。一质量m=0.20kg的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以不同的初速度从M点沿水平直轨道AB滑行一段距离,进入半圆形轨道BCD经过D位置后平滑进入水平直轨道EF。一质量为2m的小物块Q(可视为质点)被锁定在水平直轨道EF上,其右侧固定一个劲度系数为k=500N/m的轻弹簧。如果对小物块Q施加的水平力F≥30N,则它会瞬间解除锁定沿水平直轨道EF滑行,且在解除锁定的过程中无能量损失。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公式,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g取10m/s2。
(1)通过传感器测得的FB和FD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若轨道各处均不光滑,且已知轨道与小物块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MB之间的距离xMB=0.50m。当 FB=18N时,求:
①小物块P通过B位置时的速度vB的大小;
②小物块P从M点运动到轨道最高位置D的过程中损失的总机械能;
(2)若轨道各处均光滑,在某次实验中,测得P经过B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m/s。求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参考答案:(1)①4.0m/s②0.50J (2)1.37J
本题解析:(1)①设小物块P在B、D两位置受轨道弹力大小分别为NB、ND,速度大小分别为vB、vD。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小物块P通过B位置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vB=4.0m/s
②小物块P从M到B所损失的机械能为:ΔE1=μmgxMB=0.10J
小物块P通过D位置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vD=2.0m/s
小物块P由B位置运动到D位置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f,
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Wf=0.40J
小物块P从B至D的过程中所损失的机械能ΔE2=0.40J
小物块P从M点运动到轨道最高点D的过程中所损失的机械能ΔE=0.50J
(2)在轨道各处均光滑的情况下,设小物块P运动至B、D位置速度大小分别为vB′、vD′。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vD′=4.0m/s
小物块P向小物块Q运动,将压缩弹簧,当弹簧的压缩量x=F/k时,小物块Q恰好解除锁定。设小物块P以vx速度大小开始压缩弹簧,当其动能减为零时,刚好使小物块Q解除锁定。
根据能量守恒有
解得:vx=3.0m/s
由于vD′>vx,因此小物块Q被解除锁定后,小物块P的速度不为零,设其速度大小为,
根据能量守恒有
解得:vP=m/s
当小物块Q解除锁定后,P、Q以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当两者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J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牛顿第二定律。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8分)如图所示,质量m=0.05kg的小球用一根长度L=0.8m的细绳悬挂在天花板的O点,悬线竖直时小球位于C点。若保持细线张紧,将小球拉到位置A,然后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已知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求:
(1)小球经过C点时的动能;
(2)小球运动到C点时受到细绳的拉力大小;
(3)若在O和C之间某位置D有一水平钉子,使得细绳恰好能拉着小球绕D点做圆周运动。求D点与天花板的距离。
参考答案:(1)0.08J;(2)0.7N;(3)0.736m。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1)小球由A点到C点,利用机械能守恒可得:mg(L-Lcosθ)=mv2,
故小球经过C点时的动能Ek= mg(L-Lcosθ)=0.05×10×0.8(1-0.8)=0.08J;
(2)在C点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
故小球运动到C点时受到细绳的拉力大小F=0.7N;
(3)设D点与天花板的距离为R,小球做圆周运动到最上端的速度为v′,
则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L-Lcosθ)= mg×2(L-R)+ mv′2,
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m,
联立以上两式,解之得R=0.92L=0.736m.
考点:机械能守恒,圆周运动,牛顿第二定律。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受到大小相同的水平力F的作用各自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0,撤去A物体的外力F;经过4t0,撤去B物体的外力F。两物体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则A、B两物体
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5∶12
B.在匀加速运动阶段,合外力做功之比为4∶1
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1∶2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5∶3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由动量定理,对物体A:,对物体B:
,解得:fA: fB=5:12,选项A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故在匀加速运动阶段,合外力做功之比为:
,选项B错误;整个过程的位移分别为:
;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
选项C正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
,选项D错误,故选AC.
考点:动能定理及动量定理的应用;功和功率.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如图所示,水平台面AB距地面的高度h=0.8m.有一滑块从A点以v0=6m/s的初速度在台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滑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滑块运动到平台边缘的B点后水平飞出。已知AB=2.2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滑块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v;
(2)滑块落地点到平台边缘的距离d。
参考答案:(1)(2)d=2m
本题解析:(1)从A到B:μmg=ma得a=μg=2.5m/s2
又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代入数据有
(2)此后物体平抛,则:,
联立解得d=2m
考点:考查了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