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05:19:24
1、选择题 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原子和原子核的基础知识.β衰变中原子核内部的一个电子在转变为一个质子时,同时释放出一个电子,但不能说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选项A错误;玻尔的原子理论包括轨道的量子化?能量的量子化和跃迁量子化假设,选项B正确;半衰期的大小由原子核内部结构决定,与原子核所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无关,选项C错误;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选项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在原子物理中常见的知识,要求对物理学上出现的物理常识有一定的了解。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3.11eV,则( )
A.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
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
C.处于n=4能级的一个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参考答案:A、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能量为-1.51eV,紫外线的光子能量大于3.11eV,则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都会发生电离.故A正确.
B、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小于1.51eV,最小光子能量为1.51-0.85eV=0.66eV,该光子能量为红外线的光子能量,红外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故B正确.
C、处于n=4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根据数学组合公式知,C24=6,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但是只有一个氢原子,发出的光子频率没有6种.故C、D错误.
故选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用13.6eV的光子照射
B.用15eV的光子照射
C.用13.6eV动能的电子碰撞
D.用15eV动能的电子碰撞
参考答案:A、用13.6eV的光子照射,氢原子被电离.故A正确
B、用15eV的光子照射,-13.6+15ev>0,氢原子被电离.故B正确.
C、用13.6eV动能的电子碰撞,氢原子可能吸收13.6eV能量,故C正确
D、用15eV动能的电子碰撞,氢原子可能吸收13.6eV能量,故D正确
故选A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
B.α、β、γ射线比较,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弱
C.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
D.核聚变原理是制造原子弹的理论基础
E.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F.由玻尔的原子模型可以推知,氢原子处于激发态,量子数越大,核外电子动能越小
参考答案: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A正确;
B、α、β、γ射线比较,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强,贯穿本领最弱,B错误;
C、光的波长越短,频率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C正确;
D、核聚变原理是制造氢弹的理论基础,D正确;
E、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E错误;
F、由玻尔的原子模型可以推知,氢原子处于激发态,量子数越大,核外电子动能越小,F正确;
故选ACF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多选
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