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04:50:34
1、选择题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A.粒子的散射实验
B.光电效应实验
C.电子的发现
D.中子的发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关于原子的结构最先提出的是汤姆生的枣糕模型,但是当卢瑟福进行粒子的散射实验发现绝大多数粒子不偏转,少数发生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这与枣糕模型是不相符的,从而否定了枣糕模型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选项A对。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的粒子性,电子的发现和中子的发现分别使人类认识到原子和原子核有这复杂的机构选项BCD错。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下面对某原子核衰变的描述,哪个是不对的?
A.放出一个β粒子后,原子核的中子数减1,原子序数少1
B.放出一个α粒子后,原子核的质量数少4,核电荷数少2
C.放出一个β粒子后,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加1
D.经过5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衰变衰变规律为核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A错C正确;
衰变规律:核电荷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B正确;
经过5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质量数减少20,核电荷数先减少10在增加4,一共增加6,变为
,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利用γ射线照射种子,可以使其发生变异,培育新品种.?
(1) 这是利用γ射线的?
[? ]
A.电离作用?
B.贯穿作用?
C.物理化学作用?
D.加热作用?
(2) 其变异的机理是
[?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互换?
(3) 在医疗卫生上,用放射性钴放出的射线治疗肿瘤,其原理是利用了γ射线的
[? ]
A.电离作用,使肿瘤细胞转化?
B.贯穿本领,导致基因突变?
C.高能量,杀死肿瘤细胞?
D.热作用,减少病人痛苦
参考答案:(1)C?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利用反应堆工作时释放出的热能使水汽化以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这就是核电站。核电站消耗的“燃料”很少,但功率却很大,目前,核能发电技术已经成熟,我国已具备了发展核电的基本条件。
(1)核反应堆中的“燃料”是,完成下面的核反应方程式:
;
(2)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多少浓缩铀? 已知铀核的质量为235.043 9 u,中子质量为1.008 7 u,锶(sr)核的质量为89.907 7 u,氙(Xe)核的质量为135.907 2 u。1u=1.66×10-27kg,浓缩铀中铀235的含量占2%。
(3)同样功率(10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站,每年要消耗多少吨标准煤?(已知标准煤的热值为2.93×104KJ/kg)
(4)为了防止铀核裂变产物放出的各种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需采取哪些措施?(举两种)
参考答案:(1) Xe的质量数为136,Sr的核电荷数为38 (2) 2.7×104(kg) (3) 1.1×106t (4)核反应堆外面需要修建很厚的水泥防护层,用来屏蔽射线;对放射性废料,要装入特制的容器,埋入地层深处进行处理
本题解析:(1)根据核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得:Xe的质量数为136,Sr的核电荷数为38
(2)该反应的质量亏损为=235.0439u+1.0087u-89.9077u-135.9072u-10×1.0087u="0.1507u"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0.1507×1.66×10-27×(3×108)2=2.3×10-11(J)
核电站每年所需的能量=1.0×109×3.6×103×24×365J=3.2×1016J
则由题意知:=2.7×104(kg)
(3)根据煤的热值计算可得消耗煤的质量为kg=1.1×106t
(4)核反应堆外面需要修建很厚的水泥防护层,用来屏蔽射线;对放射性废料,要装入特制的容器,埋入地层深处进行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核反应12H+13H→24He+01n属于原子核聚变
D.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遏止电压就越大
参考答案:A、根据公式n(n-1)2=3×(3-1)2=3知,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A错误
B、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正确
C、核反应12H+13H→24He+01n属于原子核聚变,C正确
D、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关系,与光强无关,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