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04:44:42
1、简答题 位于坐标原点的波源,从t=0时刻开始振动,经过0.2s后产生的波形如图所示的.
试求:
(1)振幅、周期和波长;
(2)该波的波速;
(3)请在图上画出再过0.1s时的波形图.
参考答案:(1)由图知:振幅A=5cm,周期为T=2×0.2s=0.4s,波长λ=8m.
(2)波速为 v=λT=20m/s
(3)再过0.1s波传播的距离为x=vt=20×0.1m=2m=14λ,共形成34波长的波形,波形向右平移14λ,运用波形的平移法作图,再过0.1s时的波形图如图.
答:
(1)振幅为5cm,周期为0.4s,波长为8m.
(2)波速为20m/s.
(3)再过0.1s时的波形图如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如图所示,两列振幅和波长都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的机械横波,在相遇的某一时刻“突然”消失.设在这一时刻两波相遇的介质里有a、b、c三个介质质点,其中b点是相遇区域的中点.可以判断,质点______的振动速度为零;质点______的振动速度不为零且方向向下.
参考答案:两列波相遇时,质点同时参与了两列波的振动,位移等于两列波引起位移的矢量和.所以a、b、c质点的位移都为零.
向右传播的波引起a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下,向左传播的波引起a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下,所以此时a振动速度不为零,方向向下.
向右传播的波引起c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上,向左传播的波引起a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上,所以c质点振动的速度不为零,方向向上.
两列波引起b质点振动的速度都为零,所以质点b振动速度为零.
故答案为:b;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机械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下抖动绳子的一端,在绳上形成的波是纵波
B.由于声源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的声波是纵波
C.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干涉现象
D.只有纵波才能产生干涉现象
参考答案:A、纵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平行,质点作变速运动,纵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作匀速运动,而上下抖动绳子的一端,在绳上形成的波是横波,故A错误;
B、由A分析可知,声源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的声波是纵波,故B正确;
C、D、只要是波,均能发生干涉现象,故C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1所示,甲为某一简谐波在t=1.0 s时刻的图象,乙为甲图中C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甲图中B点的运动方向向左
B.经过0.5s,质点C将运动到B点处
C.若该波与另一列简谐波发生了叠加,则另一列波的波长必须为4m
D.若该波与另一列波发生了稳定的干涉,则另一列波的频率必须为1 Hz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波形图是在t=1.0 s时刻的图象,在乙中找到这个时刻,质点c向下振动,甲图中的c点也应该向下振动,根据波动图像“前带后,后跟前”可判断波向左传播,此时B点向上振动,A错;波长为4m,周期为1s,波速为4m/s,质点不随波迁移,B错;波的叠加与波长无关,只有两列波频率相同时才能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C错D对;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一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2=0.7s末时,质点P刚好出现第二次波峰,试求:
(1)波速υ.
(2)x坐标为6m的Q点第一次出现波谷的时刻t3=?
参考答案:(1)υ=5(m/s)?(2)t3=0.8(s)
本题解析:(1)设该波周期为T,当图中波形向右传播
,即经
后,P点第一次出现波峰,以后每隔一个周期T,P点出一次波峰.
即,
,T=0.4(s)故υ=λ/T=2/0.4=5(m/s)
(2)当t=0时刻,x坐标为2m处在波谷平移到Q点时,Q点第一次出现波谷.t3=△x/υ=4/5=0.8(s)
点评:本题采用的是波形的平移法求解的,也可以分两步求:先求出波传到Q的时间,波传到Q点时Q点先向下振动,再求解第一次形成波谷的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