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04:39:32
1、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
(1)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用H、h表示).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H(10-1 m)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s2(10-1 m2) | 2.62 | 3.89 | 5.20 | 6.53 | 7.78 |
参考答案:(1)(2)如图(3)小于(4)可能造成误差是因为摩擦原因,小球在下落时自身可能还有转动等因素
本题解析:(1)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离开轨道时速度为,由平抛运动知识可求得时间为
,可得
(2)依次描点,连线,注意不要画成折线。
(3)从图中看,同一h下的s2值,理论值明显大于实际值,而在同一高度H下的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由水平速率决定,可见实际水平速率小于理论速率。
(4)由于客观上,轨道与小球间存在摩擦,机械能减小,因此会导致实际值比理论值小。小球的转动也需要能量维持,而机械能守恒中没有考虑重力势能转化成转动能的这一部分,也会导致实际速率明显小于“理论”速率。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平抛运动问题的结合。在本题中还通过实验角度考察了如何分析误差来源等。从另外一个侧面考察了学生综合素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筷子静止于碗中的截面图,图中碗为半圆形,筷子与碗内壁、碗边都没有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碗边对筷子的弹力垂直于筷子
B.碗边对筷子的弹力方向指向半圆圆心乙丙丁甲
C.碗内壁对筷子的弹力垂直于筷子
D.碗内壁对筷子的弹力方向指向半圆圆心
参考答案:A、筷子与碗的接触面就是筷子的下表面,所以B点处碗对筷子的支持力垂直于筷子斜向上,故A正确,B错误;
C、筷子与碗的接触面是碗的切面,碗对筷子的支持力垂直切面指向筷子,根据几何知识得知,此方向指向球心O,即方向指向半圆圆心,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5分)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
(1)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本实验的操作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
(3)图乙做出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参考答案:(1)B (2)A? (3)F'
本题解析:(1)两个弹簧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弹簧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2)实验中,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绳子的方向,B错;夹角不一定等于90°,C错;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可能不会把节点拉到O点,D错;? (3)方向一定沿OA方向的为理想值F'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下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s。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______cm。
(3)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__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 0.02s (2) 0.70cm(3)0.100m/s? 0.200m/s2
本题解析:(1)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1/50s=0.02s;(2)A、B两点间距s =0.70cm。
(3)C点对应的速度是;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固定一质量为m0的托盘,托盘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用竖直向下的力将原长为l0的弹簧压缩后突然撤去外力,则m即将脱离m0时的弹簧长度为( )
A.l0
B.l0-
m0+m k |
m k |
m0 k |
参考答案:当m即将脱离m0时二者加速度相同,它们之间的弹力为零,因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m有:mg=ma ①
设弹簧对m0的作用力为F,则有:m0g+F=m0a ②
联立①②解得:F=0,因此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