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04:37:08
1、选择题 为了增大LC振荡电路的固有频率,下列办法中可采取的是( )
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并在线圈中放入铁芯
B.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距离并增加线圈的匝数
C.减小电容器的两极板的距离并在线圈中放入铁芯
D.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并减少线圈的匝数
参考答案:LC振荡电路的固有频率:f=12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通信的过程就是把信息尽快地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过程,如利用烽火台火光传递信息、利用鼓声传递信息等。关于声音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和光都是机械波
B.声音和光都是电磁波
C.声音是机械波,光是电磁波
D.声音是电磁波,光是机械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平行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
B.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
C.单色光1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2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
D.在相同条件下,单色光1的干涉条纹宽度小于单色光2干涉条纹宽度
参考答案:A、两束光在平行玻璃板上表面第一次折射时,入射角相同,1的折射角小于2的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可知,下玻璃对单色光1的折射率大于对单色光1的折射率,即n1>n2.由sinC=1n分析可知,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故A正确.
B、由公式v=cn分析得出,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小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
C、设任一光线入射角为i,折射角r,玻璃砖厚度为d,则
光在玻璃砖中传播时间t=dcosrv=dn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个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
B.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时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C.两束光能产生干涉现象的必要条件是两束光的频率相同
D.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
E.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交替产生,相互依存,形成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即电磁场
F.除了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
G.力学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A、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平衡位置相距半个波长的两个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故A错误;
B、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时振动的频率越高,但传播的速度不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也不变,故B错误;
C、两束光能产生干涉现象的必要条件是两束光的频率相同,故C正确;
D、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故D正确;
E、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相互依存,形成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即电磁场,故E正确;
F、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故F正确;
G、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故G错误;
故选:CDEF.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红外遥感卫星通过接收地面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探测地面物体的状况。地球大气中的水汽(H2O).二氧化碳(CO2)能强烈吸收某些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即地面物体发出的某些波长的电磁波,只有一部分能够通过大气层被遥感卫星接收。图为水和二氧化碳对某一波段不同波长电磁波的吸收情况,由图可知,在该波段红外遥感大致能够接收到的波长范围为(? )
A.2.5~3.5μm
B.4~4.5μm
C.5~7μm
D.8~13μm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水对红外辐射吸收率最低的波长范围是;二氧化碳对红外辐射吸收率最低的波长范围是
综上可知,选D。
思路分析:从图像观察得到信息直接回答。
试题点评:考查学生图像问题的掌握程度,练习从图像寻找信息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