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04:16:01
1、简答题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运动,甲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为零,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二者何时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3s,9m
本题解析:开始一段时间内,甲快乙慢,甲在前,二者距离变大,甲的速度v甲=6m/s,乙的加速度a乙=2m/s2,当乙的速度达到6m/s时,二者距离最大,由速度公式v=at得:
t=v甲/a=6/2s=3s
在这3s内,甲的位移s甲=v甲t=6×3m=18m,
乙的位移s乙=at2/2=2×32/2m=9m,
二者的最大距离△s=s甲-s乙=18m-9m=9m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一物体的x-t图象,则该物体在6 s内的路程是 ( )
A.0 m
B.2 m
C.4 m
D.12 m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点: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由x-t图象可知:前2s内,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点,2-6s内,物体先向反方向运动一段时间后又返回出发点,整个过程运动轨迹的长度即为路程.
解答:解:由x-t图象可知:前2s内,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2m,后又回到原点,所以前2s内的路程是4m;2-6s内,物体先向反方向运动4m,后又返回出发点,此过程中,物体的路程为8m,所以物体在6s内的路程为12m.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x-t图象的相关知识,注意该问题中问的是路程而不是位移,注意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在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B.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C.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相等
D.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根据位移图象确定出位移关系,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出路程关系.由图看出,三个物体的起点与终点相同,位移相同,所用时间也相同,则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由图得知,甲先沿正方向运动,后沿负方向返回,而乙、丙都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则甲的路程最大,乙丙的路程相等,甲的平均速率最大,乙的、丙的平均速率相同,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由位移图象纵坐标的变化量等于位移,能判断出物体的位移关系.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路程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基本思路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 g(g取10m/s2),以警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是达不到的,但是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例如:两辆摩托车以36km/h的速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0.002s,试判定一下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参考答案:有生命危险
本题解析:两辆摩托车以36km/h的速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在0.002s内速度减小到零, v0="36" km/h="10" m/s.
由加速度的定义
得
m/s2= 500g.所以,有生命危险。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乌龟和兔子赛跑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时同地出发的
B.乌龟和兔子赛跑开始时是同地出发,但兔子让乌龟先爬行一段时间
C.兔子虽然中途休息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兔子先到达终点
D.乌龟中途虽然落后,但最终还是比兔子先到达终点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