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05:19:44
1、实验题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I(A) | 0.12 | 0.21 | 0.29 | 0.34 | 0.38 | 0.42 | 0.45 | 0.47 | 0.49 | 0.50 |
U(V) | 0.20 | 0.40 | 0.60 | 0.80 | 1.00 | 1.20 | 1.40 | 1.60 | 1.80 | 2.00 |
2、计算题 (1)(8分)有一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内阻
,现在要把它改装成一量程为Um=3
的电压表。
①在虚线框中画改装电路原理图,并计算出所用电阻的阻值。
②某同学完成改装后,把这只电压表接在图示电路中进行测量:已知电阻R=1,断开电键S时电表读数U1=
;闭合电键S时电表读数
。试根据他所测出的数据近似计算出这只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
,并说明你所作计算的近似的依据。
(2)(8分)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一般是采用“三步走”来实施的:首先利用大推力火箭把卫星(携带推进器)送入近地圆轨道I;经过调整后,启动所携带的推进器一段时间,使卫星进入椭圆转移轨道Ⅱ;再经调整后,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再次利用推进器,使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Ⅲ,轨道情景如图所示,图中A、B两点分别为椭圆轨道Ⅱ与圆轨道I和Ⅲ的切点。?
①比较卫星I、Ⅱ运动经过A点的加速度aⅠ、aⅡ,并简要说明理由.(推进器不在工作状态时)答:aⅠ?aⅡ(填“>”、“<”、“=”)理由:?
?
②比较卫星分别沿轨道Ⅱ和Ⅲ运动经过B点时速度和
的大小关系(推进器不在工作状态时)(填“>”、“<”、“=”)
??
。
③已知地球半径R=6.4×106m,地面处重力加速度,同步卫星的周期T=8.64×104s。利用以上数据求出卫星在同步轨道上的运动速度(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实验题 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RT,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某同学将RT和两个适当的固定电阻R1、R2连成图1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以使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L的阻值随RT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的,且具有合适的阻值范围。为了验证这个设计,他采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温度下RL的阻值,测量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的电压表内阻很大。RL的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在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2)为了检验RL与t之间近似为线性关系,在坐标纸上作RL一t关系图线。
(3)在某一温度下,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4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此时等效电阻RL的阻值为__________;热敏电阻所处环境的温度约为__________。
4、实验题 (10分)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规格为“6V 3 W”,其他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电压表V1(量程6V,内阻约为20kΩ)
电压表V2(量程20V,内阻约为60kΩ)
电流表A1(量程3A,内阻约为0.2Ω)
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为1Ω)
变阻器R1(0~10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
变阻器R2(0~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
学生电源E(6~8V)
开关S及导线若干
(1)实验中要求电压表在0~6V范围内读取并记录下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对应的电流值I,以便作出伏安特性曲线,在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__,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
(2)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的原理图。
5、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发光二极管D的正向电阻.其中两个固定电阻阻值分别为R1=7.5 Ω、R2=6.0 Ω.实验时,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应置于? 位置(填:M 端、N 端或中间),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二极管正向导通正常发光,此时,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