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题《光电效应》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6-26 04:31: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频率为υ的光照射某金属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则( ?)
A.若改用频率为2υ的光照射,该金属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km
B.若改用频率为2υ的光照射,该金属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hυ

C.若改用频率为υ/2的光照射,该金属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hυ/2


D.若改用频率为υ/2的光照射,该金属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利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
B.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
C.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
D.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光子并积累了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光子理论认为,光是由一份份光子组成,光的传播是一份份光子的传播,一个光子的能量为E=hr(h为普朗克常数),因此,只要一个光子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电子脱离金属原子做的功),电子就会从金属表面脱离;于是,只需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就会产生光电流,无需时间积累,因此,该过程是瞬时的,据此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核内部自身因素有关,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
B.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越稳定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或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
A、光电效应现象说明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B、白炽灯泡发出的光,其光谱是连续的,说明钨原子的核外电子在跃迁时能产生各种不同频率的光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立体电影利用了光的偏振来工作
D、光纤通迅是利用光的全反射来工作的,而且还利用了激光的优良特性
E、由于大气的蒙气差现象的影响,我们在晚上看到的星星要比它的实际位置低
F、我们竖直地透过一块玻璃砖去看它下面报纸上的字,感觉比没有玻璃砖时的要深些.


参考答案:A、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不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A错误.
B、核外电子在跃迁时能产生各种不同频率的光,产生的光谱是不连续的,是线状谱.故B错误.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只有振动方向和偏振方向相同的波能通过,立体电影利用了光的偏振来工作的.故C正确.
D、光纤通迅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的原理进行的,而且还利用了激光平行度好、亮度高的特点.故D正确.
E、由于大气蒙气差的原因,光在不同介质中发生折射,所以在晚上看到的星星要比它的实际位置高.故E错误.
F、我们竖直地透过一块玻璃砖去看它下面报纸上的字,由于光在玻璃砖中发生折射,所以看到的是字的像,感觉比没有玻璃砖时的要浅些.故F错误.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______
①X射线被石墨散射后部分波长增大
②锌板被紫外线照射时有电子逸出但被可见光照射时没有电子逸出
③轰击金箔的α粒子中有少数运动方向发生较大偏转
④氢原子发射的光经三棱镜分光后,呈现线状光谱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91考试网


参考答案:①该实验是X射线被石墨散射后部分波长变大,是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①正确.
②该实验是光电效应实验,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②正确.
③该实验是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③错误.
④该实验是氢原子发射的光经三棱镜分光后,呈现线状谱,与光的粒子性无关.故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