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04:19:49
1、选择题 一辆洒水车的牵引力不变,其受到的阻力与其重力成正比,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当车开始洒水后,洒水车将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不断增加,速度也不断增加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C.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加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D.依旧做匀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F=ma知:若F不变而m减小,则a不断增大,速度也不断增加,故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75m时,以10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同时有一颗质量为0.01kg的小铆钉从热气球上脱离掉落,小铆钉脱离时相对热气球静止。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热气球所受浮力大小;
(2)匀速上升时热气球所受的空气阻力;
(3)小铆钉落地时热气球离地的高度。
参考答案:(1)4 830 N;(2)230 N;(3)245m
本题解析:(1)气球匀加速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浮力,向下的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所以
(2)匀速上升时,气球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浮力,和向下的阻力作用,三力合力为零,故有,所以
(3)小铆钉先做初速度为10m/s的竖直上抛运动,然后做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时间为,上升的高度为
故小铆钉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为
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为
故气球上升的高度为
故此时气球离地的高度为:
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10分)为了提高运动员奔跑时下肢向后的蹬踏力量,在训练中,让运动员腰部系绳拖汽车轮胎奔跑,已知运动员在奔跑中拖绳上端与地面的高度为1.2m,且恒定,轻质无弹性的拖绳长2m,运动员质量为60kg,车胎质量为12kg,车胎与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如图甲所示,将运动员某次拖胎奔跑100m当做连续过程,抽象处理后的
图象如图乙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求:
(1)运动员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及跑完100m后用的时间t;
(2)在加速阶段绳子对轮胎的拉力大小T及运动员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f人。
参考答案:(1)a=2m/s2,t=14.5s;(2)T=64N,f人=171.2N。
本题解析:(1)根据v-t图像可知,加速阶段:加速度a=v/t=2m/s2,时间t1=4s,位移x1=at12/2=16m;匀速运动阶段速度v=8m/s,时间t2=(100-x1)/v=10.5s,t=t1+t2=14.5s。
(2)加速阶段,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假设绳子拉力为T,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支持力为F,物体的重力为mg,摩擦力为f,竖直方向有:Tsinθ+F=mg
水平方向有:Tcosθ-f=ma
f=μF
sinθ=0.6,cosθ=0.8
有以上各式得:T=64N。
以人为研究对象:人的质量为M,运动员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f人,
f人-Tcos=Ma
f人=171.2N。
考点:v-t图像,牛顿第二定律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如图所示,长为L=8m、质量为M=4kg的长木板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有一个大小可忽略,质量为m=1kg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开始时物块与木板处于静止状态,物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用外力固定木板,对物块施加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8N,使物块在木板上滑动起来,求:
(1)求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从木板左端运动到右端经历的时间;
(3)若不用外力固定木板,对物块施加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2N,求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1)4m/s2(2)2s; (3)0.4m/s2
本题解析:(1)对木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a=4m/s2
(2)根据,解得
(3)M只靠摩擦力作用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当力F=1N时,假设两者不产生滑动,则整体的加速度为
故两者相对静止,以共同的加速度0.4m/s2一起加速运动.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加速度传感器探究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得到了质量为1.0kg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以得出
A.从的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时的速度大小约为6.8m/s
C.从的时间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约为7.3J
D.从的时间内物体所受合外力先增大后减小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从的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故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选项A错误;因为v=at,则a-t图线与坐标轴围城的面积为速度的增加量,由图线可看出此面积为68个格子的面积,大小为6.8m/s,故物体在
时的速度大小约为6.8m/s,选项B正确;同理可计算t=12.0s时物体的速度7.8m/s,从
的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ma=1×0.5N=0.5N;位移
,则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约为W=Fx=0.5×14.6J=7.3J选项C正确;从
的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后减,故物体所受合外力先增大后减小,选项D正确,故选BCD。
考点:a-t图线;牛顿第二定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