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3 22:52:08
1、简答题 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发现了质子.
(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______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______.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荧光屏上α粒子所产生的闪光
B.银箔可以吸收产生的新粒子
C.实验必须在真空、密封容器内进行
D.测出新产生的粒子的质量和电量,明确这就是氢原子核.
参考答案:(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并首次实现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2)卢瑟福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实验装置中银箔的作用是刚好阻挡α粒子打到荧光屏,但是不能阻挡其它粒子的穿过,这样可判断是否有新的粒子产生试验中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明确了新产生的粒子就是氢原子核.故ABC错,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氮,人工转变;(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还具有复杂结构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有一定的结构
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
E.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在单质中长
F.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它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
参考答案:ACF
本题解析:天然放射现象中有粒子从原子核里面释放出来,表明原子核也是可分的、可变的,选项A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核,选项B错误。中子就是查德威克用人工转变的办法发现的,选项C正确。γ射线可用于金属探伤,但不能用于人体透视,选项D错误。半衰期与元素的存在形态无关,选项E错误。半衰期不适用与个别原子核,而是一种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选项F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卢瑟福、玻尔、查德威克等科学家在原子结构或原子核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请选择其中的两位,指出他们的主要成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玻尔把量子理论引入原子模型,并成功解释了氢光谱;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已知放射性同位素14C的半衰期是5 730年.现测得某生物化石中14C只剩下正常量的
,该生物死后至今经历了大约 .
参考答案:28 650年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放射性同位素在考古中的应用.生物体内的14C在正常生活状况下应与大气中14C的含量保持一致.但当生物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体内的14C不再更新,加之14C由于不断地衰变,其含量逐渐减少.据半衰期含义可推知:该生物化石已经历了5个半衰期,从而可知该生物死后至今经历了大约5 730×5="28" 650(年).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多选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X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的
B.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
C.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
D.当氢原子从n=3的状态跃迁到n=2的状态时,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减小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