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3 22:45:28
1、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kg,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消防队员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s,g取10m/s2,那么该消防队员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
B.加速和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
C.加速和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7
D.加速和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
参考答案:C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设消防队员在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1,时间为t1,位移为s1,所受摩擦力为f1,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2,时间为t2,位移为s2,所受摩擦力为f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
=4m/s,解得:v=8m/s,故选项A错误;v=a1t1=a2t2,所以:
=
=
,故选项B正确;s1=
,s2=
,所以:
=
=
,故选项D错误;又因为:t=t1+t2,解得:a1=8m/s2,a2=4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1=ma1,f2-mg=ma2,所以
=
=
,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升降机的天花板上,用轻弹簧悬挂一个小球,升降机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4cm,升降机运行时,弹簧的伸长量为3cm,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是
A.以a=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B.以a=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C.以a=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以a=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和弹簧的弹力.静止时,两力平衡.当弹簧伸长减小时,弹力减小,小球所受合力方向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分析运动情况.
解答:设小球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静止时,mg=kx1
当弹簧伸长减小时,弹力减小,小球所受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小球的加速度竖直向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kx2=ma,x2=
x1
代入解得 a=
=2.5m/s2,方向竖直向下,则升降机可能以2.5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也可能以2.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故选AC.
点评:本题应用牛顿定律分析失重现象.对于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判断,关键抓住加速度方向:加速度向上时,产生超重现象;相反,产生失重现象.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运送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间长度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点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粮袋到达B点的速度可能大于、可能相等或小于v
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θ-cos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
C.若μ<tanθ,则粮袋从A到B一直做加速运动
D.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到B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a>gsinθ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分析:粮袋在传送带上可能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时的速度小于v;可能先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与v相同;也可能先做加速度较大的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做加速度较小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于v;粮袋开始时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加速度为g(sinθ+μcosθ).若μ≥tanθ,粮袋从A到B可能一直是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先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
解答:A、粮袋在传送带上可能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时的速度小于v;可能先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与v相同;也可能先做加速度较大的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做加速度较小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于v;故A正确.
B、粮袋开始时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a=g(sinθ+μcosθ).故B错误.
C、若μ<tanθ,则重力的下滑分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故a的方向一直向下,粮袋从A到B一直是做加速运动【可能是一直以g(sinθ+μcosθ)的加速度匀加速;也可能先以g(sinθ+μcosθ)的加速度匀加速,后以g(sinθ-μcosθ)匀加速】.故C正确.
D、由上分析可知,粮袋从A到B不一定一直匀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能力,而要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首先要具有物体受力情况的能力.传送带问题,物体的运动情况比较复杂,关键要考虑物体的速度能否与传送带相同.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并未倒下,说明只是甲对乙施加了推力,而乙对甲没施加推力
B.甲对乙施加了力的作用,甲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正电的甲球吸引负电的乙球,那么乙球也吸引甲球.但磁铁吸引铁块,而铁块不会吸引磁铁
D.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一定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力的一些基本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
解答:A、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并未倒下,甲对乙施加了推力,同时乙对甲也施加推力.故A错误.
B、甲对乙施加了力的作用,甲是施力物体,同时乙对甲也有作用力,甲又是受力物体.故B正确.
C、力的作用力是相互的,正电的甲球吸引负电的乙球,乙球也吸引甲球.同样,磁铁吸引铁块,铁块也会吸引磁铁.故C错误.
D、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一定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关键要理解并掌握力的基本性质:相互性,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它的左上方固定一直导线,导线与磁场垂直,若给导线通以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则 ( ) 
A.磁铁对桌面压力增大
B.磁场对桌面压力减小
C.桌面对磁铁没有摩擦力
D.桌面对磁铁摩擦力向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以导线为研究对象,由左手定则判断得知导线所受安培力方向斜向做上方,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导线对磁铁的安培力方向斜向右下方,磁铁对桌面压力增大,磁铁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灵活运用牛顿第三定律选择研究对象的能力.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左手定则研究导线所受安培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