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3 22:32:14
1、填空题 如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盘和重物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盘和重物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填写所选选项的序号).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盘和重物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盘和重物,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盘和重物,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_.
A.M=2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图2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x5、x6.已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关于小车的加速度a的计算方法,产生误差较小的算法是______
A.
| x2-x1 T2 |
| (x2-x1)+(x3-x2)+(x4-x3)+(x5-x4)+(x6-x5) 5T2 |
| x6-x1 5T2 |
| (x6-x3)+(x5-x2)+(x4-x1) 9T2 |
参考答案:(1)要使小车受到的合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实验前应平衡摩擦力,具体做法是: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故选B.
(2)当m<<M时,即当盘和重物的总质量m远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时,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盘和重物的总重力,由题意可知,最合理的一组m与M值是C.
(3)应用△x=aT2求加速度时,为减小测量误差,△x常采用不相邻点间的位移差,并且采用逐差法,由各选项可知,误差最小的算法是D.
故选:C.
故答案为:(1)B;(2)C;(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附加题)
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沿斜面向上运动,设它沿斜面向上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x。若斜面倾角不同时对应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α的关系如图所示,α可在0°~90°之间变化(g=10m/s2)。求:
(1)根据α=0°和α=90°得到的x的特殊值,能够得到哪些有用的结论?
(2)当α=60°时,物体到达最高点后,又回到出发点时,物体速度为多少?
(3)当α为多大时,x有最小值?这最小值为多大? 
参考答案:解:(1)当α=90°时,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2g (1.25
)=
,得到v0=5m/s,
当α=0°时,由2a(1.25
)=
和a=μg,可得:μ=
/3,
(2)当α=60°时,物体上向滑行过程中,mgsin60°+μmgcos60°=ma1,
得到a1=
m/s2,则物体上行的最大距离为x=
=
m,
物体下滑过程中,mgsin60°-μmgcos60°=ma2,得到a2=
m/s2,
物体回到出发点时速度为:v2=2a2x=
,v=
m/s;
(3)对某一角度α,物体上向滑行过程中,mgsinα+μmgcosα=ma,加速度a=g(sinα+μcosα),
上行的最大距离为x=
=
根据辅助角公式:asinα+bcosα=
sin(α+
),其中tan
=
,
可以得到:tan
=μ=
/3,
=30°
和sinα+μcosα=
sin(α+30°),
当α=60°时,sin(α+30°)=1,x=
最小,代入v和μ的值, x=
m最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在绝缘水平面上固定着带电小球A,其质量为M,所带电量为Q。带电小球B与A之间相距为r,质量为m,所带电量为q。现将小球B无初速释放,求:
(1)刚释放小球B的加速度为多大?
(2)释放后B做什么运动?
参考答案:解:(1)由库仑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得
(2)由于小球B逐渐远离小球A,即r变大,F变小,a变小,小球B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上静止不动.现对木块施加水平推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则图丙反映的可能是木块的哪两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
A.x轴表示力F,y轴表示加速度a
B.x轴表示时间t,y轴表示加速度a
C.x轴表示时间t,y轴表示速度v
D.x轴表示时间t,y轴表示位移x
参考答案: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μmgm=Fm-μg,发现a与F成一次函数关系,符合丙图线.故A正确.
B、因为F与t成正比,即F=kt,所以a=ktm-μg,则a与t成一次函数关系,符合丙图线.故B正确.
C、因为a随时间的变化在变化,所以速度、位移与时间不成一次函数关系.故C、D错误.
故选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15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3/4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为R,A端与圆心O等高,AD为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斜面,B端在O的正上方,一个小球在A点正上方由静止开始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后进入圆形轨道并恰能到达B点.求:
(1)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2)释放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3)小球落到斜面上C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参考答案:(1)
?(2)
?(3)
,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是2
本题解析:(1)小球到达B点:由
解得:
(2)设小球的释放点距A点高度为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
(3)小球落到C点时:由
,得:
解得:

小球落到C点得速度大小:
小球落到C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