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3 22:01:56
1、计算题
图示为一光导纤维(可简化为一长玻璃丝)的示意图,玻璃丝长为L,折射率为n,AB代表端面.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ⅰ)为使光线能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求光线在端面AB上的入射角应满足的条件;
(ⅱ)求光线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所需的最长时间.
参考答案:(ⅰ)
(ⅱ)
本题解析:(ⅰ)设光线在端面AB上C点(见图)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有
?
设该光线射向玻璃丝内壁D点的入射角为
,为了使该光线可在此光导纤中传播,应有
?
式中,θ是光线在玻璃丝内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它满足
?
由几何关系得
④
由①②③④式通过三角变换得
⑤
(ⅱ)光在玻璃丝中传播速度的大小为
⑥
光速在玻璃丝轴线方向的分量为
⑦
光线从玻璃丝端面AB传播到其另一端面所需时间为
⑧
光线在玻璃丝中传播,在刚好发生全反射时,光线从端面AB传播到其另一?端面所需的时间最长,由②③⑥⑦⑧式得
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束复色可见光射到置于空气中的平板玻璃上,穿过玻璃后从下表面射出,变为a、b两束单色光,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a、b两束单色光是平行光束,且a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小
B.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仪上作实验时,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大
C.若a光是氢原子从第3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产生的
D.若a光能使某金属射出电子,则b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射出电子
参考答案:
A、光线经过玻璃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a、b两束单色光是平行光束.由图看出,玻璃对a束单色光折射率较大,由v=cn分析得知,a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小.故A正确.
B、b光的折射率较小,波长较长,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仪上作实验时,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故B错误.
C、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a光子能量也大于b光子能量,根据玻尔理论得知,a光是氢原子从第3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产生的.故C正确.
D、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若a光能使某金属射出电子,则b光不一定能使该金属发射出电子.故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1)它在真空中的波长.
(2)进入折射率为
的透明介质中,这束激光的波长、波速又是多少?
参考答案:(1)6.3×
m?(2)4.4×
m? 2.1×
m/s
本题解析:由c=λf
得λ=
=
m=6.3×
m
在介质中的波速为
v=
m/s=2.1×
m/s
由v=
f得在介质中的波长
=
=
m=4.4×
m.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细光束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成a、b、c三束单束光,对于三种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最大
B.在真空中c的波长最大
C.通过一个双缝干涉器实验装置,a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小
D.a光比c光更容易发生衍射
参考答案:A、所有色光在真空中传播都相同,均为c.故A错误.
? B、由题,光束c的偏折角最大,说明玻璃对c光的折射率最大,在真空中c的频率最高,波长最短.故B错误.
? C、c光的最小,a光的波长最大,则通过一个双缝干涉器实验装置,c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小.故C错误.
? D、波长越长,波动越强.则a光比c光更容易发生衍射.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如图所示是一种液体深度自动监测仪示意图,在容器的底部水平放置一平面镜,在平面镜上方有一光屏与平面镜平行.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以60°的入射角射到液面上,进入液体中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从液体的上表面射出,打在光屏上形成一亮点,液体的深度变化后光屏上亮点向左移动了2
dm,已知该液体的折射率n=
.真空中光速c=3.0×108 m/s,不考虑经液面反射的光线。求:
(1)光在该液体中传播速度的大小;
(2)液面高度的变化量;
(3)液体的深度变化前后激光从发出到打到光屏上的时间变化了多少?
参考答案:解:设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原来液面深度为h,液面深度增加△h,屏上光点移动的距离 s=2
dm,n=
,c=3.0×108 m/s,α=60°
(1)光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为:v=
×108 m/s
(2)光路图如图所示
根据折射定律n=
,得β=30°
由几何关系得2htanβ+2△htanα=2(△h+h)tanβ+s
△h=
=1.5 dm
(3)液体的深度变化前后激光从发出到打到光屏上的时间变化为
△t=
=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