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3 21:37:31
1、填空题 平衡下列核反应方程式:
(1)xyB+α→713N+n,x=______,y=______.
(2)37Li+p→α+______.
参考答案:(1)方程中的n表示中子,所以根据电荷数与质量数守恒有:y+4=13+1,x+2=7,联立方程组解得:x=5,y=10.
故答案为:5,10.
(2)公式中p为质子,设生成的新核质量数为y,电荷数为x,则有:
7+1=y+4,3+12+x,所以解得:x=2,y=4,故生成的新核为α粒子,即24He.
故答案为: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块含铀的矿石质量为M,其中铀元素的质量为m。铀发生一系列衰变,最终生成物为铅。已知铀的半衰期为T,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经过两个半衰期后这块矿石中基本不再含有铀了
B.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原来所含的铀元素的原子核有m/4发生了衰变
C.经过三个半衰期后,其中铀元素的质量还剩m/8
D.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M/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关半衰期的运算,弄清总质量、衰变质量、衰变时间,半衰期之间关系.总质量m、衰变质量m1、衰变时间,半衰期之间关系为:,n为半衰期次数,即
,t0为半衰期,t为衰变时间,所以在本题中有:经过2T剩余
为:
,发生衰变的为
故AB错误;故C正确;经过时间T后该矿石的质量为:
,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半衰期的有关运算,对于半衰期的物理意义以及有关运算要熟练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4分)图示是用来监测在核电站工作的人员受到辐射情况的胸章,通过照相底片被射线感光的区域,可以判断工作人员受到何种辐射.当胸章上1 mm铝片和3 mm铝片下的照相底片被感光,而铅片下的照相底片未被感光时,则工作人员可能受到了辐射的射线是( ? )
A.α和β
B.α和γ
C.β和γ
D.α、β和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射线穿透能力最弱,只能穿透一张纸,
射线穿透能力较强,可穿透几毫米的铝板,
射线穿透能力最强,可以穿透铅板,由铅片下的照相底片未被感光时,说明射线中没有
射线,BCD错,A对。
射线的穿透作用
点评:学生清楚射线的穿透能力的大小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氪90()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
),这些衰变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已知212Bi的半衰期为1个小时,关于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B.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α粒子电离本领很大,不宜用来进行金属探伤
C.现在有800个212Bi原子,经过4个小时后,未衰变的212Bi原子数为50个
D.β衰变中放出的电子,是核外电子获得能量后,被电离出来的
E.半衰期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因数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
参考答案:A、半衰期是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的时间,具有统计意义,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状态无关.故A、E正确,C错误.
B、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α粒子电离本领很大,穿透本领很弱,不宜用来进行金属探伤.故B正确.
D、β衰变中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电子释放出来,不是来自核外电子.故D错误.
故选:AB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