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1 05:33:43
1、计算题 (14分)如图所示,半径R = 0.1m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bc与水平面ab相切。质量m = 0.1kg的小滑块B放在半圆形轨道末端的b点,另一质量也为m= 0.1kg的小滑块A,以v0 = 2m/s的水平初速度向B滑行,滑过s = 1m的距离,与B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在一起运动。已知木块A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A、B均可视为质点。求
(1)A与B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A;
(2)碰后瞬间,A、B共同的速度大小v;
(3)在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轨道对A、B的作用力N的大小。
参考答案:(1)6m/s;(2)3m/s;(3)8N
本题解析:(1)滑块从a向b运动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可知
(2)A、B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
得
(3)从b到c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在C点时
得:轨道对A、B的作用力N=8N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叠放在竖直轻质弹簧上并保持静止,用大小等于1/2mg的恒力F向上拉B,当运动距离为h时B与A 分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和A刚分离时,弹簧为原长
B.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3mg/2h
C.从开始运动到B和A刚分离的过程中,两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从开始运动到B和A刚分离的过程中,B物体的机械能一直增大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铅屏A的右表面上贴着β?射线放射源P,已知β?射线实质为高速电子流,放射源放出β?粒子的速度v0=1.0×107m/s.足够大的荧光屏M与铅屏A平行放置,相距d=2.0×10-2m,其间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E=2.5×104N/C.已知电子电量e=1.6×10-19C,电子质量取m=9.0×10-31kg.求
(1)电子到达荧光屏M上的动能;
(2)荧光屏上的发光面积.
参考答案:(1)由动能定理:
eEd=EK-12mv20
解得:EK=12×9×10-31×(1.0×107)2+1.6×10-19×2.5×104×2×-2
=1.25×10-16J?
(2)射线在A、B间电场中被加速,除平行于电场线的电子流外,其余均在电场中偏转,
其中和铅屏A平行的电子流在纵向偏移距离最大(相当于平抛运动水平射程).
位移则有,d=12?eEm?t2t=3×10-9s?
r=v0t=1.0×107×3×10-9=3×10-2m
在荧光屏上观察到的范围是半径为3.125×10-2米的圆?
圆面积?S=πr2=2.83×10-3m2?
答:(1)电子到达荧光屏M上的动能1.25×10-16J;
(2)荧光屏上的发光面积2.83×10-3m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做滑梯游戏时,三个小朋友分别经三条不同的路径从滑梯的顶端滑到底端.设三位小朋友的体重相同,则比较三者的下滑过程有
A.克服摩擦力做功一定相等
B.到达底端的动能一定相同
C.三条不同路径重力做的功一定相等
D.沿路径下滑时到达底端的动能一定最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三小孩下滑的高度相同,但摩擦力不清楚,所以无法比较摩擦力做功,故A错误.三小孩下滑的高度相同,但摩擦力不清楚,所以无法比较动能,故B、D错误。虽沿三条不同路径下滑,但高度相同,由于三小孩体重相等,所以重力做的功一定相等,故C正确。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电场的一簇等势面且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一个α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电场后,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实线轨迹运动,α粒子先后通过M点和N点.在这一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由此可判断出( )
A.N点的电势高于M点的电势
B.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比在M点的电势能大
C.α粒子在M点的速率小于在N点的速率
D.α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比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大
参考答案:A、α粒子为氦核带正电,由运动轨迹可知,电场力的方向指向右下方即电场线的方向指向右下方,根据电场的性质“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落”可知N点的电势高于M点的电势,A选项正确;
B、又由EPA-EPB=WAB=qUAB=q(?A-?B),得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
D、根据电场线或等势面的疏密程度可知D选项错误.
故选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