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1 05:01:26
1、选择题 从地面上方同一点向东与向西分别平抛出两个等质量的小物体,抛出速度大小分别为v和2v,不计空气阻力,则两个小物体,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抛出到落地速度的增量相同
B.从抛出到落地重力做的功相同
C.从抛出到落地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D.从抛出到落地所用时间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小物体被抛出后,都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速度不变,竖直方向速度,两物体同一高度下落,下落时间相同,竖直方向速度变化量相同,A正确D错误。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因为从同一点抛出高度相同,重力做功mgh相同,B选项正确。两物体在竖直方向运动完全相同,重力做功相同,时间相同,重力平均功率两物体在竖直方向运动完全相同,重力做功相同,时间相同,重力平均功率
相同,C正确。题目中要求选取不正确的项,所以选D。
点评:该类型题目考查知识点比较全面,但是难度都不大,关键点在于找到这两个物体运动的共同点,即二者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完全相同,均为自由落体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1 kg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从t=0时刻开始,物块在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第3 s末物块运动到B点且速度刚好为0,第5 s末物块刚好回到A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求:
小题1:A、B间的距离;
小题2:水平力F在5 s时间内对物块所做的功.
参考答案:
小题1:4 m
小题2:24 J
本题解析:(1)由图乙可知在3~5 s内物块在水平恒力作用下由B点匀加速运动到A点,设加速度为a,A、B间的距离为s,则有F-μmg=ma,a== m/s2=2 m/s2,s=at2=4 m.
(2)设整个过程中水平力所做功为WF,物块回到A点时的速度为vA,由动能定理得:
WF-2μmgs=mv,v=2as,WF=2μmgs+mas=24 J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电磁炮是一种理想的兵器,它的主要原理如图所示.1982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制成了能把m=2.2g的弹体(包括金属杆CD的质量)加速到v=10km/s的电磁炮.若轨道宽L=2m,长S=100m,通过的电流为I=10A,则轨道间所加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______T,磁场力的最大功率P=______W(轨道摩擦不计).
参考答案:在导轨通有电流I时,炮弹作为导体受到磁场施加的安培力为
F=ILB? ?①
设炮弹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则有因而
F=ma? ? ? ②
炮弹在两导轨间做匀加速运动,因而v2=2aS?③
联立①②③代入题给数据得:
F=1100N
B=55T
磁场力的最大功率P=Fv=1.1×107 W
故答案为:55,1.1×107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四个灯泡的电阻分别是R1=R3=10欧,R2=R4=30欧,分别用P1、P2、P3、P4表示这四个灯泡的电功率,那么
A.P1>P2>P3>P4
B.P1>P3>P2>P4
C.P4>P3>P2>P1
D.P2>P1>P3>P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灯泡R3和R4为并联关系,由电功率公式可知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小,所以P3 >P4,R1和R2为串联关系
可知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大,所以P2>P1,R3和R4并联后的总电阻为
=7.5欧姆,由电功率公式
可知电阻R1上的功率大于R3和R4的功率之和,所以D对;
考点:考查串并联关系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
点评:本题可用两两比较的方法,根据并联电压相同,串联电流相同,利用不同的连接关系,不同的公式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探究功和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小车会受到阻力,可以使木板倾斜作为补偿,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
A.使拖着纸带的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不下滑即可
B.使拖着纸带的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下滑即可
C.沿木板向下推拖着纸带的小车,放手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距均匀即可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