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1 04:58:25
1、填空题 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5s内先后经过相距50m的两根电线杆A、B。汽车在经过B杆时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另一电线杆C时的速度是15m/s。如果B、C两电线杆也相距50m,则汽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____m/s2,从B到C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5,4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C.整个过程中,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参考答案:A、B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倾斜角最大,故其加速度数值最大,故A正确;B错误.
C、从静止到D点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位移为正,D点以后位移为负,说明此时已经反方向运动了,故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故C正确;
D、BC段与时间轴围成的梯形面积为S=12×(5+12)×4m=34m,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当绿灯亮时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从后面赶过汽车,试求:
(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2)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1)假设经过时间t两车相距最远,
根据运动学公式,则有△X=X自-X汽=8t-12×2×t2=8t-t2,当t=-b2a=4s时,△X有最大值16m.
(2)假设经过时间t两车相遇,则有△X=0,即8t-t2=0,
解得t=8s,此时V汽=at=2×8m/s=16m/s.
答:(1)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4s两车相距最远,此时的距离为16m.
(2)经过8s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16m/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C、D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两物体加速度方向相同
C.前3s内C物体比D物体速度小
D.两物体3s末相遇
参考答案:A、由图知,两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
B、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C的斜率为正值,表示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D的斜率为负值,表示加速度方向为负方向,说明两物体加速度方向相反.故B错误.
C、由图看出,前3s内C物体比D物体速度小,故C正确.
D、3s末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可知,前3s内D的位移大于C的位移,而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则知两物体没有相遇.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水平面上有一直角坐标系,在原点处有一物块,其质量m="2" kg ,受到位于坐标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2" N沿x轴正方向,F2="4N" 沿y轴负方向,F3末知。从t="0" 时刻起,F1停止作用,到第2 s末F1恢复作用,F2 停止作用,则第4 s末此物块的位置坐标是?
参考答案:(-6,4)
本题解析:从开始到第2S末,合力与F1等大反向,物块出现在(-2,0),此时速度为2m/s,负向,(5分)
之后合力与F2等大反向,第4S末物块出现在(-6,4)(5分)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将物体的运动分解为x方向和y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运用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