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1 04:08:34
1、实验题 如图12-7-8所示表示产生机械波的波源O做匀速运动的情况,图中的圆表示波峰.
图12-7-8
(1)该图表示的是( )
A.干涉现象 B.衍射现象 C.反射现象 D.多普勒效应
(2)波源正在移向( )
A.左方 B.右方 C.上方 D.下方
(3)观察到小的频率最低的点是( )
A.左方 B.右方 C.上方 D.下方
参考答案:(1)D (2)B (3)A
本题解析:该图表示的是多普勒效应,D选项正确.从波长变化情况来看,波源正在向右移动,B选项正确.由于波源远离左方,观察到波的频率最低点是左方,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S为振源,P点有一观察者,已知振源发声的频率为20 Hz,则关于人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为
[? ]
A.当振源S以17 m/s的速度远离观察者运动时,频率为19 Hz
B.当振源S以17 m/s的速度靠近观察者运动时,频率为21 Hz
C.当观察者以17 m/s的速度靠近振源运动时,频率为21 Hz
D.以上说法不正确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B.当声源静止、观察者运动时,也可以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C.只要声源在运动,观察者总是感到声音的频率变高
D.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可能变高,也可能变低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A、波源与观察者之间一定有相对运动才行。波源运动,观察者也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就观察不到多普勒效应,A选项错误
B、当声源静止、观察者运动时,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就可以观察到多普勒效应,B选项正确
C、声源虽然在运动,但观察者也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就观察不到多普勒效应,观察者就感不到声音的频率变化,C选项错误
D、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单位时间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数目可能变多也可能变少,所以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可能变高,也可能变低,D选项正确
考点:多普勒效应
点评:容易题。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 (1)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单位时间内通过观察者的波峰(或密部)的数目增加,观察者观测到的频率大于波源的频率,即观察到的频率变大.(2)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观察到的频率变小.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假如一辆汽车在静止时喇叭发出声音的频率是300Hz,在汽车向你驶来又擦身而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汽车向你驶来时,听到声音的频率大于300Hz
B.当汽车向你驶来时,听到声音的频率小于300Hz
C.当汽车和你擦身而过后,听到声音的频率大于300Hz
D.当汽车和你擦身而过后,听到声音的频率小于300Hz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根据多普勒效应规律,当汽车向你驶过来时,听到的喇叭声音的频率大于300Hz, CB错误,当汽车和你擦身而过后,听到的喇叭声音的频率小于300Hz,AD对;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如图所示,我们站在马路旁,当有鸣着警笛的汽车快速驶过时,所听到警笛的声调,先由低变高,然后又由高变低.这一现象是奥地利物理学家J.C.多普勒在1842年首先发现的.
多普勒效应引起的频率变化称为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的大小与波源和观测者运动的速度有关,多普勒频移为△f=
vs c-vs |
c c-vs |
参考答案:观测者测得的波频率为f′=cc-vsf,式中c是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f是波源发出的波的频率;
某警车在迎面驶来又离去的过程中,静止的测量仪测得警笛的最高和最低频率分别为21.6kHz和18.7kHz,空气中声波的速度为340m/s,故有:
21.6=340340-vsf? ①
18.7=340340+vsf? ②
联立解得:vs=24.47m/s
故答案为:24.47.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