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3:11:06
1、选择题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大
B.站在地面上的人看从水平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C.雨滴下落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D.从水龙头上滴落的水滴的下落过程,可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参考答案:A、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故A错误.
B、站在地面上的人看从水平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做平抛运动.故B错误.
C、雨滴从高空下落是受到空气阻力,做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C错误.
D、从水龙头上滴落的水滴的下落过程重力比空气阻力大的多,可近似看着做自由落体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石块在下落过程中,第3s末的速度大小为
A.30m/s
B.20m/s
C.15m/s
D.10m/s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解决本题需要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解答: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则石块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可得
第3s末石块的速度大小为
v=gt=10×3=30m/s
故选A.
点评:熟练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匀变速运动所遵循的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为20cm,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___S(取g = 10 m /s2)
参考答案:0.2S
本题解析:由
,得
。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方法.下面有四个物理量:①电势?=
②加速度a=
③电场强度E=k
④导体的电阻R=
,其中属于比值法定义的一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
解答::①电势?=
,电势是电荷所受具有的电势能与该电荷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电势与电势能和电荷量无关,所以U=
属于比值定义法.故①正确.
②加速度a=
,这是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说明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所以a=
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②错误.
③电场强度E=k
,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E=k
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③错误.
④导体的电阻R=
,电阻R与电压、电流无关,是其本身的属性,属于比值定义法,故④正确.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比值定义法的共性: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
本题难度:困难
5、简答题 如图所示,用绳拴住木棒AB的A端,使木棒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不动.在悬点A端正下方有一点C距A端0.8m.若把绳轻轻剪断,测得A、B两端通过C点的时间差是0.2s.重力加速度g=10m/s2,求木棒AB的长度.
参考答案:设木棒的长度为l,绳子剪断后木棒自由下落,故可将A、B两端分别看做自由下落的质点,它们下落到C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t2,依题意有:
12gt12=0.8 ①
12gt22=0.8-l ②
t1-t2=0.2 ③
由①②③得:l=0.6m,t1=0.4s,t2=0.2s
答:木棒AB的长度为0.6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