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3:03:15
1、选择题 一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地面的形变而产生的
B.地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汽车轮胎形变而产生的
C.汽车轮胎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汽车轮胎的形变而产生的
D.汽车轮胎受到的支持力是汽车轮胎收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参考答案: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想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所以是施力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从而产生了这个弹力.
路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施力物体是汽车,所以是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
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施力物体是路面,所以是路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4分)下图是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纸带上面每打一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且每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已知S1=1.2cm,S2=2.4cm,S3=3.6cm,S4=4.8cm,则打第三个记数点对应的小车速度V3=?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
参考答案:0.42?;1.2
本题解析:第三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等于2到4间的平均速度,加速度可根据逐差法求得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纸条,每隔四个点选出一个计数点共选出A、B、C、D四个计数点,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纸带上各点对应尺上的刻度如图所示,则:
17小题1:如果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则应使用的电源是:(?)
A.4-6伏直流电
B.4-6伏交流电
C.220伏直流电
D.220伏交流电
18小题2:纸带上选出的B、C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A、0.02s? B、0.08s?
C、0.1s? D、0.2s
19小题3:纸带上B点的速度大小为:(?)
A.0.064 m/s
B.0.15 m/s
C.0.3m/s
D.0.4m/s
20小题4:纸带记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0.2 m/s2
B.1.4 m/s2
C.2.0 m/s2
D.6.4 m/s2
参考答案:16、D 17、C 18、B 19、A
本题解析:(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每经过电流的一个周期打一个点,故它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电源.
(2)由于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故打点计时器每经过0.02s打点一次,而每隔四个点选出一个计数点,故相邻计数点之间共有5个间隔.
(3)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4)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差等于恒量即
,故有
.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每经过电流的一个周期打一个点,故它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故D正确,故选D.
(2)由于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故打点计时器每经过0.02s打点一次,而每隔四个点选出一个计数点,故相邻计数点之间共有5个间隔,故B、C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T=5×0.02=0.1s.故C正确,故选C.
(3)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纸带上B点的速度大小
故纸带上B点的速度大小为0.15m/s.故B正确.
故选B.
(4)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差等于恒量即
,故有
,故A正确,故选A.
故本题的答案为:(1)D.(2)C.(3)B.(4)A。
点评:只有掌握了实验的基本规律,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顺利解决所有的相关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橡皮绳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测力计把橡皮绳另一端拉到一个确定的点O。下面提供的后继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A.实验中测力计必须与木板保持平行
B.读数时视线要正对测力计的刻度
C.实验中用两弹簧秤同时把橡皮绳的的另一端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不得大于90°
D.实验时先用一把弹簧秤拉橡皮绳并使读数达到最大值,再用另一把弹簧秤拉橡皮绳,使它的另一端与O点重合。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的了解,实验中用两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绳的的另一端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不得大于180°,实验时同时拉两个测力计使橡皮绳的另一端与O点重合。故CD的做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重为4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2 cm;挂重为6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3 cm,则弹簧原长为____________cm,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___N/m.
参考答案:10? 200
本题解析:弹簧上悬挂物体时弹簧要伸长,由胡克定律得知: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k为劲度系数,x为弹簧伸长量,x在数值上等于伸长后总长度减去原长L0,即x=L-L0.改变悬挂重物的重力,伸长量变化,这样可以列出两个方程,通过方程组可求出弹簧原长和劲度系数.
设弹簧的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设挂G1="4" 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L1,挂G2="6" 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L2,则L1="12" cm,L2="13" cm,由胡克定律得:
G1=k(L1-L0)? G2=k(L2-L0)
带入数据解得:L0="10" cm,k="200" N/m.
即弹簧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200 N/m.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