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3:01:33
1、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中间充满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a(不计重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由左边界的O点射入电容器,恰好沿直线从区域右边界的O′点(图中未标出)穿出.若撤去该区域内的磁场而其他条件均不变,另一个同样的粒子b(不计重力)仍以相同初速度由O点射入,从区域右边界穿出,则粒子b( )
A.穿出位置一定在O′点下方
B.穿出位置一定在O′点上方
C.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势能减小
D.在电场中运动时,动能减小
参考答案:当存在磁场时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等于它所受到的洛伦兹力,即qvB=qE,但不能确定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的方向;
当撤去磁场后电荷仅仅受到电场力的作用,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类平抛运动,即电场力做正功,故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C正确而D错误;
由于不知道带电粒子的带电性质,故无法判定电荷的偏转方向,故无法确定电荷是向上偏转还是向下偏转,故AB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14分)如图甲所示,空间存在B=0.5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MN、PQ是相互平行的粗糙的长直导轨,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其间距L=0.2m,R是连在导轨一端的电阻,ab是跨接在导轨上质量m=0.1kg的导体棒,从零时刻开始,通过一小型电动机对ab棒施加一个牵引力F,方向水平向左,使其从静止开始沿导轨做加速运动,此过程中棒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图乙是棒的速度—时间图像,其中OA段是直线,AC是曲线,DE是曲线图像的渐近线,小型电动机功率在12s末达到额定功率Pm=4.5W,此后功率保持不变,除R以外,其余部分的电阻均不计,取g=10m/s2。求:
(1)导体棒在0~12s内的加速度大小;
(2)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和电阻R的阻值;
(3)若已知0~12s内R上产生的热量为12.5J,则此过程中牵引力F做的功。
参考答案:(1)0.75m/s2(2)
?(3)WF=27.35J
本题解析:(1)由v-t图象可知,在0~12s时间内导体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
由图乙数据解得:a=0.75m/s2?②
(2)设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根据图乙信息,导体棒运动至A点,速度vA=9m/s,则感应电动势为:
?③
?④
对金属棒,由牛顿第二定律:
?⑤
由题意有:
?⑥
当棒达到最大速度vm时,有:
?⑦
?⑧
对金属棒,当棒达到最大速度vm时,由力的平衡条件有:
?⑨
?⑩
联解③~⑩代入数据解得:
?⑾
(3)根据图乙信息,在0~12s内,对金属棒:
通过的位移:
?⑿
由功能关系:
⒀
解⑿⒀代入数据得:
WF=27.35J?⒁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共14分,①~⒁式各1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用一金属窄片折成一矩形框架水平放置,框架右边上有一极小开口。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如图所示,框架以速度v1向右匀速运动,一带电油滴质量为m,电荷量为q,以速度v2从右边开口处水平向左射入,若油滴恰能在框架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
A.油滴带正电,且逆时针做匀速圆周运动
B.油滴带负电,且顺时针做匀速圆周运动
C.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等于
D.油滴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等于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铜质导电板置于匀强磁场中,通电时铜板中电流方向向上。由于磁场的作用,则
A.板左侧聚集较多电子
B.板右侧聚集较多电子
C.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D.b点电势高于a点电势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金属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电子的缘故,电流方向竖直向上,电子的速度竖直向下,由洛伦兹力和左手定则可判断电子向左偏转,左侧聚集较多电子,左侧为负极板,右侧为正极板,A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传感器应用的一个基本思想是“转换”的思想,即利用传感器把难以直接测量的力学量转换为容易测量的电学量。这种转换既使测量比较方便,而且能输入给电子计算机对电学量所载的信息进行计算和处理。如图所示为一测速计原理图,其基本原理即是把测量速度这一力学量转换成电流量进行测量。滑动触头P与某运动物体相连,当P匀速滑动时,电流表有一定的电流通过,从电流表示数可得运动物体速度。已知电源电动势E=4V内阻r=10Ω,AB为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其阻值为R=30Ω、长度L=30cm,电容器的电容C=50μF。今测得电流表示数为0。05mA,方向由b流向a。试求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的方向。
参考答案:10cm/s,向右
本题解析:计算出滑动触头P移过一微小距离Δx时电容器上的电压变化,可得电容器上的充放电电流的表达式,据此可求得速度,
先估计流过电阻丝上的电流约为I=
=
A=100mA>>0.05mA,即相比于电阻丝上的电流,电容器中的充放电电流可忽律。故可视整根电阻丝与电源发为串联联结,当滑动触头P移过距离Δx时,电容器上的电压变化为
ΔU=IRx=
·
Δx。则其充放电电流为IC =
?=
=
·
,又v=
,综合上述各式得v=
代入数据得v=10cm/s。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