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2:46:52
1、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绝缘斜面,斜面上有一带电金属块沿斜面滑下,已知在金属块滑下的过程中动能增加了12 J,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8 J,重力做功24 J,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3=4Ω,闭合电键,安培表读数为0.75A,伏特表读数为2V,经过一段时间,一个电阻断路,使安培表读数变为0.8A,伏特表读数变为3.2V,问:
(1)哪个电阻断路(不必说明理由)?R1的阻值是多少?
(2)电阻断路前后,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P:P′=?
(3)能否求出电源电动势E?如能,求出结果;如果不能,说明理由.能否求出电源内阻r?如能,求出结果;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由于发生故障后,伏特表和安培表有示数且增大,说明外电阻增大,故只能是R2被烧断了.
R2被烧断后,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阻R1两端的电压,则电阻R2被烧坏后,电压表读数等于电阻R1的电压大小
则:R1=U′1I′1=3.20.8=4Ω?
(2)根据电路总功率P=εI总
电阻R2被烧坏前后电路总功率之比pp′=I总I总′
电阻R2被烧坏前I总=(0.75×4-24+0.75)A=1A,电阻R2被烧坏后I总′=0.8A
电阻R2被烧坏前后电路总功率之比pp′=I总I总′=54?
(3)能求出电源电动势E,不能求出电源内阻r
电阻R2坏前E=1×(R4+r)+0.75×4,电阻R2坏后E=0.8×(R4+r)+3.2
可求出E=4V?
答:(1)电阻R2被烧断了,R1的阻值是4Ω.
(2)电阻断路前后,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5:4.
(3)只能求出电源电动势E而不能求出内阻r,电源的电动势为4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关于该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放小车的长木板应尽量水平
B.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C.每次改变橡皮筋的根数,不必将小车拉到相同的位置释放
D.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2)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关于橡皮筋做功W与小车速度v的关系作出以下的猜想,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
A.W∝
v |
1 v |
参考答案:(1)A、实验时应平衡摩擦力,放小车的长木板不能保持水平,故A错误;
B、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故B正确;
C、每次改变橡皮筋的根数,为保证每根橡皮筋做功相同,必将小车拉到相同的位置释放,故C错误;
D、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可以用橡皮筋的条数表示,不需要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故D错误;
故选B.
(2)根据图象结合数学知识可知,该图象形式和y=xn(n=2,3,4)形式,故AB错误,CD正确.
故答案为:(1)B;(2)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阻值为10Ω的电阻接到电压波形如图所示的交流电源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的有效值为10V
B.通过电阻的电流有效值为
2 |
参考答案:A、由U-t图象,交流电压最大值为10V,有效值U=U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此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 ]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