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2:32:41
1、选择题 物体的质量为m=2.5 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系数μ=0.2,物体受到与地面平行的拉力F作用,F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那么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
A.前2 s物体静止不动,因拉力F小于摩擦力
B.6 s内,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等于50N·s
C.6 s内,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等于30N·s
D.6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是12m/s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线段a、b、c分别表示沿光滑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的滑块I、II发生正碰前后运动的位移图线,由图象给出的信息可以判定( )
A.碰前滑块I的动量比滑块II的动量大
B.碰前滑块I的动能比滑块II的动能大
C.碰前滑块I比滑块II速度大
D.碰前滑块I的质量是滑块II的质量的6倍
参考答案:C、碰撞前滑块I速度为:v1=1.5m/s,滑块II速度为v2=-2m/s;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0.5m/s;故C错误;
A、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由于碰撞后动量为正,故碰撞前总动量也为正,故碰撞前滑块I动量大于滑块II的动量,故A正确;
D、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2v2=m1v1′+m2v2′
代入数据,有:1.5m1-2m2=0.5(m1+m2)
联立解得:m1m2=52,故D错误;
B、碰撞前滑块I、II的动能之比为:Ek1Ek2=12m1v2112m2v22=52×(1.52)2=4532>1,故B正确;
故选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个m=3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作用,F的大小为9N,经2s时间(g=10m/s2),求:
(1)物体重力冲量大小;
(2)力F的冲量大小;
(3)物体动量的改变量.
参考答案:(1)物体重力冲量为:I1=mgt=3×10×2=60NS;
(2)力F的冲量为:I2=Ft=9×2=18NS
(3)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合=Fcosθ
则物体动量的改变量为:△P=F合t=Fcos60°t=9×12×2=9NS;
答:(1)重力的冲量为60NS;
(2)力F的冲量为18NS;
(3)物体动量的改变量为9N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重物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1)木板第二次与墙碰撞前的速度;(2)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
参考答案:(1)(2)
本题解析:(1)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最后木板和重物达到一共同速度为v,
设木板的质量为m,重物的质量为2m,取向右为动量的正向,由动量守恒得:2mv0-mv0=3mv,
解得(3分)
(2)设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木板和重物具有共同速度v所用的时间为t1,
对木板根据动量定理得:,(2分)
解得:
在达到共同速度v时,木板离墙的距离为L,
对木板根据动能定理得: (2分)
解得:
(其他方法求解同样得分,例如:或
)
开始向右做匀速运动到第二次与墙碰撞的时间为:(1分)
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所经过的时间为:t=t1+t2(1分)
由以上各式得(2分)
本题考查动量定理的应用,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分别以木板和重物为研究对象应用动量定理列式求解,在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物体质量为2 kg,以4 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时刻起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水平向右,大小为4 m/s,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做功为:
A.0
B.8 J
C.16 J
D.32 J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