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2:24:40
1、选择题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不正确的是( )
A.
参考答案:A、由核反应可知,质量数反应前后均为18,电荷数均为9,故能满足核反应关系;故A正确;
B、反应前后质量数及电荷数均守恒,故B正确;
C、反应前电荷数为15,而反应后电荷数为16,故C错误;
D、反应前后质量数及电荷数均守恒;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由于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
经过一系列
衰变和
衰变后变成
,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A.核比核
少28个中子
B.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衰变和4次
衰变
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丁4次衰变和7次
衰变
D.发生衰变时,核内中子数不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电荷数、质子数以及质量数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判断发生α和β衰变的次数.
解答:解:83209Bi的原子核比93237Np少10个质子,质子数和中子数总共少28,故83209Bi的原子核比93237Np少18个中子,故A错误;
设83209Bi变为93237Np需要经过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则有:93=2x-y+83,4x=237-209,所以解得:x=7,y=4,故B正确,C错误;
发生衰变时,释放出一个电子,核内中子数增加1,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核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应用,对于这一重点知识,要注意加强练习.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平衡的是( )
A.+(质子)→
+
B.+
→
+(中子)
C.+
→
+(正电子)
D.→
+(α粒子)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
参考答案:A、设原子核X的质量数为x,电荷数为y,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原子核Y的质量数为x,电荷数为y-1,原子核Z的质量数为x-3,电荷数为y-2.由此可得X核的质子(y)比Z核的质子(y-2)多2个,故A错误;
B、由A可得X核的中子(x-y)比Z核的中子(x-y-1)多1个,故B错误;
C、X核的质量数(x)比Z核的质量数(x-3)多3个,故C正确;
D、X核与Z核的总电荷(2y-2)是Y核电荷(y-1)的2倍,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B.发生光电效应时,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
C.β衰变说明原子核里有电子
D.玻尔理论认为,氢原子中电子的轨道半径是连续的
参考答案:A、半衰期与压强无关,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故A错误.
B、发生光电效应时,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故B正确.
C、β衰变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生成一个电子.故C错误.
D、氢原子中电子的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