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1:44:29
1、计算题 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水的摩尔质量MA=1.8×10-2kg/mol,求:?
(1)1 cm3的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
(2)估算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参考答案:解:
1cm3水中的分子数为
(2)设相邻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l,
相当于将每个水分子视为立方体,立方体的棱长为l.
则有
解得
=3.1×10-10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我国陆地面积S=960万平方千米,若地面大气压p0=1.0×105Pa,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0=3.0×10-2k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1023mol-1,试估算:
(1)我国陆地上空空气的总质量M总.
(2)我国陆地上空空气的分子总数n总.
(3)地面附近温度为270K的1m3空气,在温度为300K时的体积.
参考答案:(1)大气压可看做是由空气的重力产生的,则p0=M总gS;
代入数据解得M总=P0Sg=105×960×104×10610=9.6×1016kg;
(2)空气的物质量为:n=M总M0;
故分子总数n总=M总M0NA=9.6×10160.03×6×1023=1.9×1042个;
(3)气体做等压变化,V1T1=V2T2代入数据,解得V2=T1V1T1=300×1270=1.1m3;
答:(1)我国陆地上空空气的总质量为9.6×1016kg;
(2)我国陆地上空空气的分子总数为1.9×1042个;
(3)地面附近温度为270K的1m3空气,在温度为300K时的体积为1.1m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如图所示装置,密闭容器Q和U型玻璃管a,竖直长玻璃管b通过橡皮管连接,玻璃管内装有水,将容器内的空气和外界隔离开。某同学利用此装置和温度计测量高山顶处的大气压强。实验步骤如下:
?
a.在山底处,调节竖直管b的高低位置,使得a、b管内水面相平,并在a的管上作出水面的标记A;
b.记录山底处的大气压强
,并测量出山底处的温度T0;
c.将装置移到山顶处,调节竖直管b的高低位置,使得a管中的水面再次与标记A相平,测量b管的水面高出标记A处水面的高度h;
d.认为高山顶处的大气压P=P0-ρgh,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的值ρ为水的密度。
试说明上述测量步聚中漏掉或有错误的步聚,并加改正。
(1)漏掉的步骤是:?
(2)错误的步骤是: ?(填序号),应改为:??
参考答案:(1)__测量山顶处的温度T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D__,__山顶处的大气压强应为P0T1/T0-rgh______________。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关于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的科学依据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
B.不考虑各油酸分子间的间隙
C.考虑了各油酸分子间的间隙
D.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6.35×10-2 kg·mol-1,密度为8.9×103 kg/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1023 mol-1,试估 算铜原子的直径。
参考答案:解:分子(或原子)模型是把分子(或原子)当作小球,并假定分子(或原子)是紧密无间隙地堆在一起,只要知道一个分子(或原子)的体积V0,就可以用公式V0=πd3/6求出它的直径。因为1mol铜所含铜原子数为6×1023个,铜的摩尔体积为VM=M/ρ,所以一个铜原子的体积为V0=VM/NA,故铜原子的直径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