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17:40:28
1、选择题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速度的4倍
B.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与该秒初的速度相比一定改变了4m/s
C.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与前秒初的速度相比一定改变了4m/s
D.物体速度的改变量与这段时间的比值一定是4m/s2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 均速度是7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2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由x=5t+t2对照
得该物体是以速度
、
作加速运动的,则相等时间里位移是不等的,即A错。由x=5t+t2得前2s里位移是x=14m,则平均速度是7m/s,那么B正确;根除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任意相邻的时间ΔT=1s内位移差都是
,则C正确;任意ΔT=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则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A.1:3:5
B.1:(
| 2 |
| 3 |
| 2 |
| 2 |
| 3 |
| 2 |
| 3 |
| 2 |
参考答案: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公式x=12at2,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1:4:9,所以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通过的路程之比1:3:5.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动车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若动车组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个60m所用时间是10s.通过第二个60m所用时间是6s.则( )
A.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
B.动车组的加速度为l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
C.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96m
D.动车组的加速度为l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96m
参考答案:动车组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个60m所用的时间是10s,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1=xt1=6010m/s=6m/s
通过第二个60m所用的时间为6s,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xt2=10m/s.
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差为△t=8s
则加速度为 a=v2-v1△t=10-68=0.5m/s2
16s末的速度为v=v2+a?12t2=10+0.5×3=11.5m/s
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x′=vt3+12at23=11.5×6+12×0.5×62=78m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如图为某工厂生产流水线上水平传输装置的俯视图,它由传送带和转盘组成.物品从A处无初速放到传送带上,运动到B处后进入匀速转动的转盘,设物品进入转盘时速度大小不发生变化,此后随转盘一起运动(无相对滑动)到C处被取走装箱.已知A、B两处的距离L=10m,传送带的传输速度v=2.0m/s,物品在转盘上与轴O的距离R=4.0m,物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5.取g=10m/s2.
(1)求物品从A处运动到B处的时间t?
(2)若物品在转盘上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物品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至少为多大?
参考答案:
(1)设物品质量为m,物品先在传送带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大小为s1.
? 由?μ1mg=ma
? v2=2as
?得?s1=0.8m<L
之后,物品和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
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1=2s1v=0.8s
匀速运动的时间?t2=L-s1v=4.6s
所以物品从A处运动到B处的时间t=t1+t2=5.4s
(2)物品在转盘上所受的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当物品在转盘上恰好无相对滑动时,有
? μ2mg=mv2R
得?μ2=v2gR=0.1
答:(1)物品从A处运动到B处的时间t是5.4s;
? (2)物品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至少为0.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