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17:38:25
1、选择题 有三个光滑斜轨道1、2、3,它们的倾角依次是,
,
,这些轨道交于O点. 现有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三个小物体甲、乙、丙分别沿这三个轨道同时从静止自由下滑,如图所示,物体滑到O点的先后顺序是( )
A.甲最先,乙稍后,丙最后
B.乙最先,然后甲和丙同时到达
C.甲、乙、丙同时到达
D.乙最先,甲稍后,丙最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设斜轨道底边的长度为l,斜面的倾角为α,则斜轨道的长度为x=.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a==gsinα,则有x=
,代入得
=
得到,t==2
根据数学知识得知,sin2×60°=sin2×30°,则甲和丙运动的时间相等,同时达到斜轨道的底端O点.
又sin2×45°=1最大,则乙运动时间最短,乙最先到达O点.故选B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长细直棒水平放置,带电细直棒在其周围产生方向向外辐射状的电场,场强大小与直棒的距离成反比。在直棒上方有一长为a的绝缘细线连接了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A、B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4q,A球距直棒的距离为a,两个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两小球之间的静电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
A.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是B点电场强度的两倍
B.细线上的张力大小为
C.剪断细线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D.剪断细线后A、B两球的速度同时达到最大值,且速度最大值大小相等。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设距直棒为r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分别对两小球列平衡方程:对A:
;对B:
;解得A点的场强为:
;B点的场强为:
。故选项A错误;可解得:
,选项B正确;剪断细线瞬间A球的加速度大小
,方向向下;B球的加速度大小
,方向向上;选项C正确;剪断细线后A球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满足
,及下降a-x1时速度达到最大;B球向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满足
,即上升x2-2a时速度达到最大;故A、B两球的速度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值,选项D错误;故选BC。
考点:物体的平衡,牛顿第二定律.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小球从空中由静止下落,已知下落过程中小球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设小球离地足够高,则 ( )
A.小球先加速后匀速
B.小球一直在做加速运动
C.小球在做减速运动
D.小球先加速后减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设小球受到的阻力为,在刚开始下落一段时间内阻力是从零增加,
,向下做加速运动,过程中速度在增大,所以阻力在增大,当
时,合力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再增大,故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匀速,A正确
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⑴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像分别为图中的直线Ⅰ和直线Ⅱ,直线Ⅰ、Ⅱ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⑵如图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1、2、3、4、5都为记数点,其中x1=1.41cm,x2=1.91cm,x3=2.39cm,x4=2.91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m/s2。
参考答案:(1)BC;(2)0.265;0.495.
本题解析:(1)由图线Ⅰ可看出,小车没有加外力就已经有了加速度,说明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即平衡摩擦力过头了,故选项A错误,B正确;由Ⅱ可看出,小车加了一定的外力后才开始加速度运动,说明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够,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2)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
根据可得:
;
;则
。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测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中A、B所示,则( )
A.μA>μB B.μA<μB C.MA>MB D.MA<MB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过程中,受到拉力和摩擦力作用,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
,所以图像的斜率
,故
;图象的纵轴截距表示
表示,故
;故AD正确.
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与图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