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机械能守恒定律》试题巩固(2018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8-10-13 00:35: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特伍德(G?Atwood1746-1807)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某同学对该装置加以改进后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乙所示.
(1)实验时,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步骤:
①将质量均为M(A的含挡光片、B的含挂钩)的重物用绳连接后,跨放在定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测量出______(填“A的上表面”、“A的下表面”或“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
②在B的下端挂上质量为m的物块C,让系统中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光电门记录挡光片挡光的时间为△t.
③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计算有关物理量,验证守恒定律.
(2)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原因有______(写一条即可).
(4)验证实验结束后,该同学突发奇想: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不断增大物块C的质量m,重物B的加速度a也将不断增大,那么a与m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a随m增大会趋于一个什么值?
请你帮该同学解决,
①写出a与m之间的关系式:______(还要用到M和g)
②a的值会趋于______.


参考答案:(1、2)需要测量系统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则应该测量出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距离,系统的末速度为:v=d△t,
则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mgh,系统动能的增加量为:△Ek=12(2M+m)v2=12(2M+m)(d△t)2,
若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mgh=12(2M+m)(d△t)2.
(3)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引起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绳子有一定的质量、滑轮与绳子之间有摩擦、重物运动受到空气阻力等.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系统所受的合力为mg,则系统加速度为:a=mgM+m=gMm+1,当m不断增大,则a趋向于g.
故答案为:(1)①挡光片的中心;(2)mgh=12(2M+m)(d△t)2;(3)绳子有一定的质量、滑轮与绳子之间有摩擦、重物运动受到空气阻力等;(4)①a=mg2M+m;②重力加速度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倾角θ=37°的轨道末端有一段很短的光滑小圆弧,可使钢球从离地H的高度处水平飞出.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静止释放,测出相应的钢球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s:
91考试网
(1)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______(用H、h表示),该同学根据理论值在图(2)中做出了s2-h关系图象.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2)的坐标纸上做出实验所得的s2-h关系图.

h(10-1m)2.003.004.005.00.6.00
s2(10-1m2)
2.60
3.90
5.20
6.50
7.80
(3)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s2-h图象,自同一高度释放的钢球,水平抛出的实际速率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理论值.
(4)该同学通过分析确定是因为轨道的粗糙造成了实验得到的图象与理论图象有较大的差异,请根据两个图象算出倾斜轨道与钢球间的动摩擦因素μ=______.


参考答案:(1)物体在光滑轨道上下落时,机械能守恒有:mgh=12mv2? ①
平抛后有:
水平方向:s=v0t? ②
竖直方向:h=12gt2?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s2=4Hh.
故答案为:4Hh. 
(2)由图知,斜率k=2,由k=4H,得H=0.5m
利用描点法得出图象如下所示:

91考试网

(3)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s2--h关系图线中发现:自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钢球,也就是h为某一具体数值时,理论的s2数值大于实验的s2数值,根据平抛运动规律知道同一高度运动时间一定,所以实验中水平抛出的速率小于理论值.
故答案为:小于.
(4)钢球下滑过程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Wf=12mv2=12m(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摆锤每次都必须从摆锤释放器的位置以不同的速度向下运动
B.必须测定摆锤的直径
C.摆锤下落的高度可由标尺盘直接测定
D.定位挡片的作用是改变摆锤的机械能
(2)某同学实验得到的数据界面如图(b)所示,在数据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仔细研究数据发现,摆锤从A到D的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____,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C
(2)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保持守恒;计算出摆锤在A、B、C、D四点的机械能分别为1.125×10-2 J、1.11×10-2 J、1.08×10-2 J、1.05×10-2 J,各点机械能大小基本一致
(3)逐渐减小,摆锤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消耗一定的机械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实验题  如图所示,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点,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 99cm,70.18cm,77. 76cm,85. 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J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J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7. 62 ,7. 56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甲、乙两图均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
91考试网
(1)采用装置______(填“甲”或“乙”)更好一些.
(2)打点计时器必须接______(填“高压”或“低压”)交流电源.
(3)丙图是采用较好的装置进行实验时得到的纸带,如果发现打下的第1、2两点之间的距离大约为4mm,这是因为实验时______.


参考答案:(1)甲好一些.
理由:①因为用夹子固定纸带,可以避免乙图中用手握住纸带的弊端,一方面,由于手的抖动会造成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迹被拖长或位置不能确定;另一方面,用夹子固定纸带,便于将纸带调整为竖直方向,以避免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2)电磁打点计时器必须接低压交流电源.
(3)如果发现打下的第1、2两点之间的距离大约为4mm,这是因为实验时释放纸带前未打开电源,也就是打第一个点时纸带已经有了速度.
故答案为:(1)甲(2)低压(3)释放纸带前未打开电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