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3 00:22:34
1、简答题 质量为2kg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用10N的水平拉力使它从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第3s末速度为6m/s,此时撤去拉力,试求:
(1)撤去拉力瞬间物体的动能?
(2)撤去拉力前拉力做了多少功?
(3)撤去拉力后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多少功?
参考答案:(1)撤去拉力瞬间物体的动能Ek=12mv2=12×2×62J=36J
(2)撤去拉力前物体的位移x=0+v2t=9m
撤去拉力前拉力做的功W=Fx=90J.
(3)撤去拉力后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W=0-Ek
则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功W=Ek=36J.
答:
(1)撤去拉力瞬间物体的动能是36J;
(2)撤去拉力前拉力做了90J的功;
(3)撤去拉力后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36J的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上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为α和β;a、b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现发现a、b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块静止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A.Mg+mg
B.Mg+2mg
C.Mg+mg(sinα+sinβ)
D.Mg+mg(cosα+cos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对斜面的正压力为,b对斜面的正压力为
,由于a与
角互余,两个正压力的合力为mg,A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2010年11月23日,第16届亚运会跳水展开女子双人10米跳台的争夺,如图所示,中国队陈若琳和汪皓夺取金牌.在亚运会高台跳水比赛中,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包含浮力)而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设水对她的阻力大小恒为F,则在她减速下降深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A.她的动能减少了Fh
B.她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C.她的机械能减少了(F-mg)h
D.她的机械能减少了mgh
参考答案:A、运动员下降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根据动能定理,动能增加量等于(mg-F)h,故A错误;
B、重力做功为mgh,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故重力势能减小mgh,故B正确;
C、D、除重力外的各个力做的总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除重力外,运动员克服阻力做功为Fh,故机械能减小Fh,故C错误,D也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个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
B、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媒质中传播时,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C、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开始计时时,秒表提前按下.
D、能产生干涉现象的两束光是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束光.
E、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
F、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交替产生,相互依存,形成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即电磁场.
G、除了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
H、力学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2)如图所示,一横波的波源在坐标原点,x轴为波的传播方向,y轴为振动方向.当波源开始振动1s时,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波形(波刚传到图中P点).试求:
(1)波的波长λ为多少?周期T为多少?
(2)从图示位置再经多长时间波传到Q点?
(3)画出波传到Q点时的波形.
参考答案:(1)A、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个质点振动情况总是相反,位移的大小总是相等.故A正确.
B、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媒质中传播时,波速一定,振动的频率越高,根据v=λ?f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故B正确.
C、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应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同时开始计时,秒表不能提前按下.故C错误.
D、在波的干涉中,产生干涉现象的两束光是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束光.故D正确.
E、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交替产生,相互依存,形成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即电磁场.故E正确.
F、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是分立的,不能产生向外传播的电磁波,故F错误;
G、经过反射光或折射光都是偏振光,所以除了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故G正确.
H、力学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不相同的.故H错误.
故选:ABDEG
(2)①当波源开始振动1s时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波形,可知波长为4m,周期为1s.
②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速是4m/s,P到Q的距离L=6m,根据v=Lt,从P到Q点的距离为6m,
所以所需要的时间为t=Lv=1.5s
③波传到Q点时的波形如图:
故答案为:(1)ABDEG.
(2)①波长为4m,周期为1s;②1.5s;③波形如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
B.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当物体浮在水中时,所受重力比在地面上时要小
参考答案: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一部分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另一部分就表现为重力.所以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重力不是一回事,故A错误.
B、空心状物体,例如圆环,它的重心在圆心,但是不在圆环上.故B正确.
C、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C错误.
D、当物体浮在水中时,所受重力与在地面上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