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3 00:15:38
1、简答题 (选修模块3-4)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无论什么波,只要振幅足够大就可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电磁波
C.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都会发生变化
D.火车以接近光速行驶时,我们在地面上测得车厢前后距离变小了,而车厢的高度没有变化
(2)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长绳的一端上下抖动,长绳形成了向前传播的一列波.如果在长绳中间某一位置做一个标记,在抖动过程中,这个标记将______(选填“上下”或“左右”)运动.运动过程中,标记振动的周期______手抖动的周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玻璃球的折射率为
3 |
参考答案:(1)A、能否产生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看障碍物与波长的尺寸关系,与振幅无关,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或与波长差不多时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A错误.
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磁场,但不一定能产生电磁波,只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才一定可以产生电磁波.故B错误.
C、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会产生多普勒效应,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都会增大或减小.故C正确.
D、火车以接近光速行驶时,会产生相对论,沿着物体的运动方向,我们在地面上测得车厢前后距离变小了,而车厢的高度没有变化.故D正确.
故选CD
(2)绳上可形成简谐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所以绳波向右传播,长绳中间某一位置做一个标记,在抖动过程中,这个标记将上下振动.质点的振动周期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所以运动过程中,标记振动的周期等于手抖动的周期.
(3)设玻璃球中光线与AB夹角为r,由折射定律得,sinisinr=n
解得sinr=12,r=30°
光线在玻璃球中的路程s=Dcos3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沙尘暴是由于土地沙化引起的一种恶劣的气象现象.发生沙尘暴时能见度只有几十米,天空变黄发暗.这是由于这种情况下( )
A.只有波长较短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B.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C.只有频率较大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D.只有能量较大的光子才能到达地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当Q点在t=0时的振动状态传到P点时,则( )
A.1cm<x<3cm范围内的质点正在向y轴的负方向运动
B.Q处的质点此时的加速度沿y轴的正方向
C.Q处的质点此时正在波峰位置
D.Q处的质点此时运动到p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一列简谐波沿直线传播,位于此直线上相距2.0 m的A、B 点均已开始振动,某时刻开始计时,A、B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这列波的波长大于1.0 m,则这列波的波长为_________,波速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4m或m,4m/s或
m/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如图中实线为一列简谐波在时刻t1的图象,虚线是它在t2=(t1+0.5)s时的图象.
(1)求这列波的可能传播速度.?
(2)若3T<(t2-t1)<4T,求波向右传播的速度.
(3)若该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波速为74m/s,问这列波向哪个方向传播??
参考答案:(1)假定向右传,则传播的距离为△s1=nλ+3=8n+3
传播速度为v1=△s1△t=8n+30.5=(16n+6)m/s(n=0,1,2,3…)
同理,向左传有v2=△s2△t=8n+50.5=(16n+10)m/s (n=0,1,2,3…)
(2)若3T<(t2-t1)<4T时,n=3,向右传,所以v=16×3+6=54(m/s)
(3)若该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波速为74m/s,则波在0.5s内传播的距离:△s=v△t=74×0.5=37(m/s)
378=458即传播的距离为4倍波长加5m,所以是向左传播;
答:(1)这列波的可能传播速度.?向右:v1=△s1△t=8n+30.5=(16n+6)m/s(n=0,1,2,3…)
或向左:v2=△s2△t=8n+50.5=(16n+10)m/s (n=0,1,2,3…)
(2)若3T<(t2-t1)<4T,波向右传播的速度为54m/s.
(3)若该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波速为74m/s,这列波向左方向传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