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1 01:06:47
1、选择题 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折射率
的直角玻璃三棱镜截面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AB面入射,入射角为i(图中未标出),ab为其折射光线,ab与AB面的夹角θ=60°.则
A.i=45°,光在AC面上不发生全反射
B.i=45°,光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
C.i=30°,光在AC面上不发生全反射
D.i=30°,光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问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的理解和应用.由题图中几何关系可知折射角r=30°,由折射定律
可得,i=45°.由全反射关系可知,临界角
,
,由几何关系可得,光在AC面上入射角度为60°,因此光在AC面上会发生全反射.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用三棱镜作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旬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的三棱镜如图所示:
(1)在本题的图上作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年射率,需要测量的是______,在图上标出它们;
(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______.
参考答案:(1)大头针P1、P2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P3、P4的连线表示出射光线,分别作出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连接入射点和出射点,画出玻璃砖内部光路,
画出光路图如图.
(2)、(3)如图,光线在棱镜左侧面上折射时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根据折射定律得到折射率n=sinisinr.故需要测量入射角i、折射角r,计算折射率的公式为n=sinisinr.
故答案为:
(1)如右图
(2)入射角i、折射角r
(3)n=sinisinr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内表面只反射而不吸收光的圆筒内有半径为R的黑球,距球心2R处有一点光源S,球心O和光源S皆在圆筒轴线上,如图所示.若使点光源向右半边发出的光最后全被黑球吸收,则筒的内半径r最大为多少?
参考答案:
?R
本题解析:自S作球的切线SM,并画出S经管壁反射形成的虚像点S′,及由S′画出球面的切线S′N,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看出,只要S′M和S′N之间有一夹角,则筒壁对从S向右的光线的反射光线就有一部分进入球的右方,不会完全落在球上被吸收.
由图可看出,如果r的大小恰能使S′N与S′M重合,如图乙所示,则r就是题目所要求的筒的内半径的最大值.这时SM与S′N的交点到球心的距离MO就是所要求的筒的半径r.由图乙可得
r=
①
由几何关系可知
sinθ=R/2R②
由①②式得r=
R.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一束复色可见光射到置于空气中的平板玻璃上,穿过玻璃后从下表面射出,变为a、b两束单色光,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a、b两束单色光是平行光束,且a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小
B.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仪上作实验时,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大
C.若a光是氢原子从第3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产生的
D.若a光能使某金属射出电子,则b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射出电子
参考答案:
A、光线经过玻璃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a、b两束单色光是平行光束.由图看出,玻璃对a束单色光折射率较大,由v=cn分析得知,a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小.故A正确.
B、b光的折射率较小,波长较长,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仪上作实验时,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故B错误.
C、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a光子能量也大于b光子能量,根据玻尔理论得知,a光是氢原子从第3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产生的.故C正确.
D、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若a光能使某金属射出电子,则b光不一定能使该金属发射出电子.故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