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1 01:03:47
1、简答题 受力分析
(1)小球静止于水平面和斜挡板之间,接触面光滑,在图1中画出小球的受力图
(2)物块A沿斜面匀速下滑,在图2中画出A的受力图
(3)物块A随小车一起在水平路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3中画出物块A的受力图
(4)如图4,三根绳子连接后悬挂小球,小球所受重力为G,画出结点O的受力图.
参考答案:
(1)小球受到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两个力作用,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否则小球将向右滚动.受力图如图.
(2)物体A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三个力作用,受力图如图.
(3)物体A只受到重力和小车的支持力两个力作用,不受摩擦力.受力图如图.
(4)结点O受到三根绳子的拉力作用,受力图如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电子所带电量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油滴实验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与电源连接,上、下板分别带正、负电荷.油滴从喷雾器喷出后,由于摩擦而带电,油滴进入上板中央小孔后落到匀强电场中,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油滴的运动情况.两金属板间的距离为d,忽略空气对油滴的浮力和阻力.
(1)调节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U,当u=Uo时,使得某个质量为ml的油滴恰好做匀速运动.该油滴所带电荷量q为多少?
(2)若油滴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可以忽略,当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u=U时,观察到某个质量为m2的油滴进入电场后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运动到下极板.若此油滴所带的电量的电性与(1)相同,求此油滴所带电荷量Q.
参考答案:(1)油滴匀速下落过程中受到电场力和重力平衡,此时油滴所带的电量为负电荷.
由二力平衡关系可得:qU0d=m1g①
由①式可得:q=m1gdU0②
(3)油滴加速下落,由(1)可知该油滴带负电,此进它受到的电场力向,设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2g-Q1Ud=m2a1③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d=12a1t12④
由③④二式可得:Q1=m2dU(g-2dt2)⑤
答:(1)该油滴所带电荷量q为m1gdU0;
(2)此油滴所带电荷量Q为m2dU(g-2dt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已知一只猴子做以速度10m/s匀速爬上竹竿,则它受到的摩擦力 ?
A.摩擦力一定是向下的
B.为滑动摩擦力
C.猴子相对竹竿具有向上的运动趋势
D.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三个木块A、B、C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靠在竖直墙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与墙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
B.B受到A作用的摩擦力,方向可能竖直向下
C.B受到A和C的静摩擦力方向一定相反
D.当力F增大时,A受到墙作用的静摩擦力一定不会增大
参考答案:A、对ABC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推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墙壁对整体的静摩擦力向上,与整体重力平衡,故A错误;
B、对A受力分析,A受到B对其向左的推力和墙壁对其向外的支持力,由于墙壁对其静摩擦力向上且大于A的重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B对A的静摩擦力一定向下,故A对B的静摩擦力一定向上,故B错误;
C、对C受力分析,受重力、推力F,向右的支持力和B对C向上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与重力平衡;根据牛顿第三定律,C对B的静摩擦力一定向下;有选项B分析可知,A对B的静摩擦力一定向上;故B受到A和C的静摩擦力方向一定相反,故C正确;
D、对ABC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推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墙壁对整体的静摩擦力向上,与整体重力平衡;故当力F增大时,A受到墙作用的静摩擦力一定不会增大,故D正确;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打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天平、刻度尺、导线、纸带、钩码若干.
(1)小组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300g,将滑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两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100g),调整滑轮高度使拉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让钩码拉动滑块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
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2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若电源频率为50赫兹,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①绳的质量要轻
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
③实验时尽量保持拉动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
④尽量保证钩码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
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_____.(在答题卡上对应区域填入选项前的编号)
参考答案:(1)使用逐差法求加速度:a=x3+x4-x1-x24T2=(32.01-14.73)-14.734×0.12×10-2=064
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得:2mg-μMg=(2+2m)a
代入数据,求得:μ=0.56
(2):①绳的质量越小,对系统的加速度的影响越小,故①正确;
②绳子的长度要适合,也不能太长,故②错误;
③实验时尽量保持拉动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使绳子的拉力全部用来提供加速度,可以有效减小实验的误差,故③正确;
④钩码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时,滑块的运动也更加稳定,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0.64;0.56;①③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