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0 23:51:56
1、简答题 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0m/s,从某一时刻开始计时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两车相距32m,此后,乙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m/s2,甲车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第一次相遇时,甲车行驶的位移
(2)若两车相遇时并不相撞,且不影响各自运动,则,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所用的时间
(3)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两车间的最大位移.
参考答案:(1)设第一次相遇,两车运动的时间为t1,甲车的位移为x1,乙车的位移为x2
根据题意:由,△x+x1=x2
即?△x=v01t1+12at21-v1t1
代入数据,解之;t1=4s或t1=16s(舍)
x1=v1t1=10×4=40m
(2)第一次相遇时,乙车的速度为v02,
则v02=v01+at1=20+(-1)×4=16m/s
设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所用时间为t2
根据题意有:x2=x1
即:v1t2=v02t2+12at22
代入数据,解之;t2=12s
(3)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是,两车距离最大.设从第一次相遇到两车速度相等所用时间为t3
根据题意有:v02+at3=v1
代入数据,解之;t3=6s
所以△x=x2-x1=v02t3+12at23-v1t3=16×6+12×(-1)×62-10×6=18m.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位移为18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地震时地震中心发出的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已知横波的传播速度为7.5 km/s,纵波的传播速度为14 km/s。地震发生时,地震中心正上方的人先感觉到房子在上下跳动,13 s后又感觉到房子在水平晃动,那么地震中心距人的距离约为( )
A.100 km
B.120 km
C.180 km
D.210 km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震中心距人的距离约为x,则
,解得:x=210m,故选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静靠在竖直墙上,突然释放,它们同时沿墙面下滑,已知mA>mB,不计空气阻力,则
A.物体B受重力和A对它的压力
B.物体A、B之间无相互作用力
C.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D.物体A、B都受到墙壁的摩擦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对两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再分析它们之间的受力和加速度大小.
解答:放手后物体只受重力作用,AB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A、B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加速度等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判 断一个物体是否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看物体是否只受重力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4、简答题 火车以平均速度
从A地到B地需时间t.现火车以速度V0由A地出发,先匀速前进,后中途急刹车,停止后,又立即加速到V0,从开始刹车到加速至V0的时间是t0,且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同.若要求这列火车仍然在时间t内到达B地,则匀速运动的速度V0应是多少?
参考答案:V0=2
×
本题解析:
解设A、B两地的距离为S
∴s=
·t而火车经过匀速的时间为(t-t0) ①
火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运动的位移相同
∴
=2×
×
②
而∴S=V0·(t-t0)+
③
由①②③
·t=V0·(t-t0)+V0×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如图.据图象,选择不正确的说法
A.第1s内和第2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
B.第2s内物体的位移是5m
C.前2s内物体的位移是5m
D.第3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5m/s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位移时间图象中点、线、面的意义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
解答:A、1s内物体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第2s内物体物体沿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速度方向相反,A说法正确;
B、第2s内物体由正向5m处回到原点,故位移大小为5m,但方向沿反方向,故应为-5m,故B错误;
C、前2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故C错误;
D、第3s内物体的位移为-5m,时间为1s,故平均速度v=
=-5m/s,负号说明物体沿反方向运动,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x-t时间图象的性质,是道简单的题目,但有部分同学可能会当作v-t图象处理而导致错误的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