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动量定理》高频试题特训(2018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8-10-02 05:13: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圆周的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质量相同的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为零),关于它们下滑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B.弹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C.合外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D.它们的动能增量相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运动学知识可知三个小滑环的运动时间相等,故A正确,由于三种情形下弹力的方向不同,故B错,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D错,而合外力冲量大小为mv,由于v大小不等,故C错.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5分)质量为60kg的人,不慎从高空支架上跌落。由于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使他悬挂在空中。已知安全带长5米,其缓冲时间为1.5秒,则安全带受到的平均冲力为多少?(g=10m/s2)


参考答案:1000N


本题解析:人下落5m的速度为,由动量定理可得:,则
考点:动量定理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物体在恒定的合外力F的作用下作直线运动.若该物体在时间△t1内速度由v增大到3 v,在时间△t2内速度由4 v增大到5 v,设F在时间△t1内做功是W1,冲量是I1;在时间△t2内做功是W2,冲量是I2,那么
A.I1<I2,W1=W2
B.I1<I2,W1<W2
C.I1>I2,W1<W2
D.I1>I2,W1=W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计算题  如图所示,长为L的木板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的左端上方放有小物体B(可视为质点),一端连在B上的细绳,绕过固定在桌子边沿的定滑轮后,另一端连在小物体C上,设法用外力使A、B静止,此时C被悬挂着。A的右端距离滑轮足够远,C距离地面足够高。已知A的质量为6m,B的质量为3m,C的质量为m。现将C物体竖直向上提高距离2L,同时撤去固定A、B的外力。再将C无初速释放,当细绳被拉直时B、C速度的大小立即变成相等,由于细绳被拉直的时间极短,此过程中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细绳不可伸长,且能承受足够大的拉力。最后发现B在A上相对A滑行的最大距离为。细绳始终在滑轮上,不计滑轮与细绳之间的摩擦,计算中可认为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细绳被拉直前瞬间C物体速度的大小υ0;
(2)求细绳被拉直后瞬间B、C速度的大小υ;
(3)在题目所述情景中,只改变C物体的质量,可以使B从A上滑下来。设C的质量为km,求k至少为多大?


参考答案:解:(1)C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降高度为2L时的速度为v0,根据
v0=
(2)此时细绳被拉直,B、C速度的大小立即变成v,设绳子对B、C的冲量大小为I,根据动量定理得
对B:
对C:
解得B、C速度的大小v=
(3)设C物体的质量为km,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由(2)可知,细绳被拉直时B、C速度的大小v′′=
此后B物体的加速度
A物体的加速度
经时间t,B物体的速度,B物体的位移
同样,A物体的速度,A物体的位移
(i)根据题意,若k=1,当v1=v2时,x1-x2=,解μ=0.4
(ii)要使v1=v2时,x1-x2=L,利用(i)求得的动摩擦因数μ,可得k==1.29
即C物体的质量至少为1.29m时,才可以使B物体从A上滑下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质量为5 kg的物体,它的动量的变化率2 kg·m/s2,且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体一定做匀速运动
B.该物体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该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一定相同
D.无论物体运动轨迹如何,它的加速度一定是0.4 m/s2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根据动量定理,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保持不变,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保持不变,该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但不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合外力保持不变,则该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一定相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2 N,加速度为0.4 m/s2.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