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2 03:50:11
1、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两个独立电路A和B的路端电压与其总电流I的关系图线,则
A.路端电压都为
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
B.A电路的短路电流大于B电路的短路电流
C.电路A的电动势大于电路B的电动势
D.A中电源的内阻小于B中电流的内阻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在路端电压与总电流的关系图线(U—I)中,图线在U轴上的截距表示电动势E,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可见
,
。图中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
,
),由
可知,路端电压都为
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由
可知,电流都是
时,因r不等,两电源内电压不等。所以选项A、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放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就大
B.无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它的电势能都增大
C.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负电荷在该点具有的电势能
D.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只有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一定大,而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一定小.故A错误.当电场力做负功时,电势能增大,B正确,一般选择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因此负点电荷周围的电势为负值,在其周围正电荷具有电势能为负值,负电荷具有电势能为正值,故正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小于负电荷具有的电势能,C错误,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是人为选取的.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电势电势能的理解
点评:电势能是电场中的重要概念,要学会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尤其注意的是电势能的大小和电荷带电量的正负有关.对于电势与场强的大小关系:两者没有关系,
本题难度:困难
3、实验题 (10分)为了测量某电流表
的内阻(量程为50mA,内阻约10Ω),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直流电压表
(0~3V,内阻约6kΩ)
B定值电阻R1(5.0Ω 1A)
C定值电阻R2(50.0Ω 0.1A)
D滑动变阻器R(0~5Ω 2A)
E直流电源E(3V,内阻很小)
F导线、电键若干
⑴实验中定值电阻R0应选用 (选填“R1”或“R2”);
⑵在如图虚线框内将实验电路原理图画完整;
⑶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出7组对应的数据(见下表):
请在图示坐标中描点作出U-I图线.由图象可知,表中第 次实验数据有错误,此电流表的电阻为 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⑴R2;⑵略,见解析;⑶图略,见解析,3,8.4~9.4
本题解析:⑴定值电阻R0在电路中起保护电流表的作用,即使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由于所用电源电动势为3.0V,因此电流表与R0的最小电阻阻值为
Ω=60Ω,所以应选择电阻R2;
⑵由于所提供的滑线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0~5Ω,相对于所选择的的定值电阻R2的阻值50.0Ω来说较小,因此滑线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才能使得流经电流表的电流变化范围较大,虚线框内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如下图甲所示。
根据题给表格中的数据,采用描点作图法,所画U-I图线如上图乙所示,由上图乙可知,第3组数据对应的点偏离所画U-I图线较远,因此第3次实验数据有错误,所画U-I图线的斜率表示了待测电流表与定值电阻R2的电阻之和,所以待测电流表的电阻为:RA=
Ω-50Ω=8.7Ω(根据图线斜率算存在误差,因此在8.4~9.4Ω之间均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表内阻的测量实验问题,涉及了仪器的选择、控制电路的选择、描点作图、实验数据处理的知识,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2分)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测绘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电路图。
(1)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4分)

(2)开关S闭合之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 ____端(选填“A”、“B”或“AB中间”)(2分)
(3)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用横坐标表示U)。(4分)
| U/V | 0.40 | 0.80 | 1.20 | 1.60 | 2.00 | 2.40 | 2.80 |
| I/A | 0.10 | 0.16 | 0.20 | 0.23 | 0.25 | 0. 26 | 0.27 |

参考答案:(1)见下图(2)A 端(3)见下图(4) 0.60~0.70W.
本题解析:(1)由原理图将实物图连接,如下图所示;(2)根据原理图可知滑动变阻器采取分压接法,闭合开关前应该使并联部分电压最小,故将滑片移至A端;(3)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让尽量多点落在曲线上,不落在曲线上的点对称分布在两侧,如下图所示;(4)由图像读出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的电流,由
可以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考点:本题考查电学实验中实物图的连接和利用作图法处理数据,连接实物图时一定根据原理图连接,并且注意连线不能交叉和电流的流向即电表接线柱的正负;作图时要用平滑曲线.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9分)物理学习小组在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时,找来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替代滑动变阻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其中R0是阻值为2Ω的保护电阻,滑动片P与电阻丝始终接触良好。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P的位置,测得aP的长度x和对应的电压U、电流I数据,并分别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U I图象和如图丙所示的
x图象。

图乙 图丙
(1)由图乙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
(2)根据测得的直径可以算得电阻丝的横截面积S=0.12×10 6m2,利用图丙可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ρ为________Ω·m,图丙中图象截距的物理意义是 。(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此实验用了图象法处理数据优点是直观,但是不能减少或者消除 (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参考答案:(1)3.0(2.99~3.02均可) 1.0(0.80~1.0均可)
(2)1.2×10 6,电流表内阻为2.0Ω (每空2分)
(3)系统误差 (1分)
本题解析:①根据表格描点,连线如图所示,图象中与纵坐标的交点就是电源电动势,可知E=3.0V,而图象的斜率为
=3Ω,它等于内电阻与R0之和,因此内电阻r=1Ω;
②由图象可知,当x=0时电阻值就是电流表内电阻,即rA=2.1Ω,当x=0.6m时,电阻R="7.9" 2.1=5.8Ω,根据R=ρ
,可得ρ=
=
=1.2×10 6Ω·m。
考点: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