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2 03:48:43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B.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C.原子核能发生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
D.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n=2,再跃迁到n=l定态,则后一次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前一次的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A正确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的核式结构,B错误
原子核能发生β衰变是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原子核内并没有电子,C错误
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n=2,再跃迁到n=l定态,则后一次跃迁辐射出的光子能量比前一次的大,根据
,可知后一次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前一次的短,D错误
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北京奥委会接受专家的建议,大量采用对环境有益的新技术,如2008年奥运会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采用全玻璃真空太阳能聚热技术.太阳能是由于太阳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聚变反应产生的,下列核反应属于聚变反应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为聚变,四个选项中只有A为聚变反应,B是发现质子的核反应,C是铀核的裂变反应,D是铀核的α衰变.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获得了重要发现.
(1)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证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里
D.说明了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轨道上运动
(2)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现有一个α粒子以2.0×107 m/s的速度去轰击金箔后,若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求该α粒子与金原子核间的最近距离(已知带电粒子在点电荷电场中的电势能表达式为Ep=k
,α粒子质量为6.64×10-27 kg).
参考答案:(1)C (2)2.7×10-14 m
本题解析:(1)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内存在一个集中了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的核.数年后卢瑟福发现核内有质子并预测核内存在中子,所以C对,A、B错.玻尔发现了电子轨道量子化,D错.
(2)α粒子与原子核发生对心碰撞时所能达到的最小距离为d,
mv2=k
d=
=
?m
≈2.7×10-14 m.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多选
某原子核内有N个核子,其中包含有中子n个,当该核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α粒子和1个β粒子,它自身转化成1个新核,可知这个新核( ? )
A.有(n-1)个中子
B.有(n-2)个中子
C.核子数是(N-3)
D.原子序数是(N-n-2)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半径
B.利用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核外电子的运动半径
C.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
D.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放出光子后,核外电子运动的动能将增大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利用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半径不能估算核外电子的运动半径,A对;B错;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C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