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2 03:47:36
1、选择题 右图中的两单摆摆长相同,平衡时两摆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A在两摆线所在平面内向左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碰撞后,两摆球分开各自做简谐运动.以ma、mb分别表示摆球A、B的质量,则
A.如果mA>mB
B.下一次碰撞将发生在平衡位置右侧
C.如果mA
E.无论两摆球的质量之比为多少,下一次碰撞都不可能在平衡位置右侧
F.无论两摆球的质量之比为多少,下一次碰撞都不可能在平衡位置左侧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两球碰撞后各自做简谐运动.如果mA>mB,碰撞后A、B球均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但B球的速度比A球的速度大,故两球分开各自运动.由于两个单摆摆长相同,因而A、B两个摆球的运动周期相同,设它们的周期为T.这样,从A、B两摆球刚发生碰撞的时刻起,经过T/4时间,A、B两摆球各自刚好摆动至右侧最高处;然后在重力与摆线拉力的合力作用下,都从右侧各自的最高处开始向左摆动,再经过T/4时间,刚好运动到各自的平衡位置,由于B球的速度大,因此两球在平衡位置再次发生碰撞.所以,选项A错误.
如果mA<mB,从A、B两摆球刚发生碰撞的时刻起,经过T/4时间,A、B两摆球都刚好摆动至左、右侧各自的最高处;然后在重力与摆线拉力的合力作用下,都从左、右侧各自的最高处开始向右、左摆动,再经过T/4时间,刚好运动到各自的平衡位置,此时两球再次发生碰撞.所以选项B也是错误的.因此,不管mA>mB还是mA<mB,无论两摆球的质量之比是多少,下一次碰撞都只能发生在平衡位置,也就是说不可能发生在平衡位置右侧或左侧,所以选项C、D都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受迫振动在稳定状态时
A.一定做简谐运动
B.不可能是简谐运动
C.一定按驱动力的频率振动
D.一定发生共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受迫振动在稳定状态下的振动周期由外界策动力的周期决定.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一列简谐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动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即波源和传播波的介质
B.波动过程是质点由近向远传递的过程
C.波动过程是能量传递的过程
D.波动过程中质点本身随波迁移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波的产生条件是波源和介质,故A对;
波动的过程是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的传递的过程,质点本身并不随波逐流,B错;
质点的振动需要能量,所以说波动传递的是一种能量,C对;
质点本身不会随波逐流,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D错;
故答案选AC
考点: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点评:波动过程是振动形式和振动能量的传递过程,介质中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一测速雷达,发射电磁波的频率为f1,用它来测量一迎面开来的汽车的车速,设该雷达接收到的从汽车反射回来的反射波的频率为f2,则
A.f1>f2
B.f1=f2
C.f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是测量一迎面开来的汽车的车速,根据多普勒效应,因而接收的频率应高于发射的频率,f1<f2,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S1、S2为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两列波的波长都为λ,它们在介质中产生干涉现象,S1、S2在空间共形成6个振动减弱的区域(图中虚线处),P是振动减弱区域中的一点,从图中可看出 ( )
A.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等于1.5λ
B.两波源之间的距离一定在2.5个波长到3.5个波长之间
C.P点此时刻振动最弱,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变为最强
D.当一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时,另一列波的波谷也一定传到P点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干涉图像中,若某处P到波源S1、S2的路程差为半波长偶数倍,该处为振动加强点,若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则为振动减弱区。
根据图像判断得出
,即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等于1.5λ,A对。
若第三、四减弱区间隔为零,从图像可知S1S2距离为1.5λ+1λ=2.5λ,若第三、四减弱区间隔为0.5λ,则会出现振动加强,所以两波源之间的距离一定在2.5个波长到3.5个波长之间,B对。由于两列波波速相同,频率一样,所以波长一样,既然为振动减弱区,
当一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时,另一列波的波谷也一定传到P点,D对。干涉图样为稳定图样,不会出现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变为最强的现象,C错。
考点:干涉图样
点评:本题考查了干涉图样的条件,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或者减弱的理解和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