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试题强化练习(2018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8-10-01 02:10: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热力学第二定律常见的表述方式有两种,其一是: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其二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第一种表述方式可以用右边的示意图来表示,根据你对第二种表述的理解,如果也用类似的示意图来表示,你认为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热量的传递具有单向性,而且吸收的热量不可能全部用来做功,B对;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如图所示,A、B是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相距为2L,分别带有等量的正、负电荷,在两板间形电场强度大小为E匀强电场。A板上有一小孔(它的存在对两板间匀强电场分布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孔中有一条与板垂直的水平光滑绝缘轨道,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在外力作用下静止在轨道的中点P处。一自然长度为L的轻弹簧左端固定在距A板左侧L处挡板上,右端固定一块轻小的绝缘材料制成的薄板Q。撤去外力释放带电小球,它将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穿过小孔后(不与金属板A接触)与薄板Q一起压缩弹簧,由于薄板Q及弹簧的质量都可以忽略不计,可认为小球与Q接触过程中不损失机械能。小球从接触Q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第一次把弹簧压缩至最短,然后又被弹簧弹回。由于薄板Q的绝缘性能有所欠缺,使得小球每次离开Q瞬间,小球的电荷量都损失一部分,而变成刚与Q接触时小球电荷量的(k>l)。求:
(1)弹簧第一次压缩到最左边时的弹性势能;
(2)小球在与B板相碰之前,最多能与薄板Q碰撞多少次;
(3)设A板的电势为零,当k=2,且小孔右侧的轨道粗糙与带电小球间的滑动摩擦力时,求带电小球初、末状态的电势能变化量。


参考答案:解:(1)当P由静止开始释放到弹簧第一次压缩到最左边的过程中,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可得弹性势能:
(2)分析知,小球每次离开Q时的速度大小相同,等于小球第一次与Q接触时速度大小v,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设小球与薄板Q碰撞n次后恰好向右运动到B板,则:
小球与薄板Q碰撞n次后向右运动从与Q分离到恰好到达B板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由以上几式可得:(或取的整数)
(3)设小球第1次弹回两板间后向右运动最远距A板的距离为L1,则:

设小球第2次弹回两板间后向右运动最远距A板的距离为L2,则:

而此时电场力:,即带电小球可保持静止
所以带电小球初、末状态的电势能变化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关于物体的内能、温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小
C.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D.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分子内能是分子势能与分子动能之和,温度低只能说明物体的平均动能低,但不一定分子的内能就小,A错误,B正确。外界对物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C正确。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的宏观速度越来越大,但与物体的分子运动无关,分子平均动能只跟物体的温度有关,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上海世博会打造“绿色世博,生态世博”宗旨,倡导“低碳”理念,有关这一理念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既然能量是守恒的,不可消灭,所以我们不必要节约能源
B.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代替煤、石油等能源能改善地球环境
C.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可以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
D.肩邑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所以我们要节约利用能源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金属棒在温度升高,其长度也会增长,我们把温度升高1℃所引起长度的增加与它在0℃时长度之比称为线膨胀系数α。那么,金属棒t℃时的长度l1与其在0℃的长度有下列关系:
现在两根金属棒,线膨胀系数分别为,在0℃的长度分别为L10和L20,若发现这两根金属棒在任何温度下长度之差均恒定,求之比为多少?


参考答案: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