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1 02:01:17
1、实验题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采用双缝干涉仪,它包括以下元件:A 白炽灯;B 单缝片;C 光屏;D 双缝;E 滤光片(其中双缝和光屏连在滤光筒上)
(1)把以上元件安装在光具座上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A (A已写好)
(2)正确调节后,在屏上观察到红光干涉条纹,测出10条红光条纹间的距离为,改用绿光滤光片,其他条件不变,测量10条绿亮纹间的距离为
,则一定有 大于 。
参考答案:(1)EBDC(2)a;b
本题解析:(1)根据操作要求,正确顺序应该是AEBDC。
(2)根据公式,由于红光的波长较绿光的波长长,故有a大于b
考点:光的干涉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干涉实验实验操作以及相关公式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令单缝宽度为,双缝距离为
,双缝与屏距离为
,当采取下列四组数据中的哪一组时,可能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可辨的干涉条纹 ( )
A.
B.
C.
D.
(2)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干涉条纹,则分划板在图甲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分别为xA="________" mm,xB="________" mm,相邻两条纹间距Δx=_________mm。
(3)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图乙所示。则在这种情况下波长的测量值_____________实际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参考答案:(1)B(2分) (2)11.1 , 15.6, 0.75 (每空2分) (3)大于 (2分)
本题解析:(1)略(2)游标卡尺是十分度的,最小刻度代表0.1mm,主尺读数为11mm,游标尺的第一个刻度对齐,所以读数为11.1mm,同理B的读数为15.6mm,由两者做差,除以6即为相邻两条纹间距(3)如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此时读取的条纹间隔数n偏小,测量值偏大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条纹中心时如图甲,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B条纹中心时如图乙,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5 mm,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00m,则图丙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由图丙、丁游标卡尺的示数可计算出条纹间距△x= mm,进而可求出测光波的波长为 m.(波长值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1.4 1.325 6.63×10-7
本题解析:主尺读数为11mm,游标尺读数为4×0.1mm,读数为11mm+0.4mm=11.4mm,丁图读数为16.7mm,条纹间距为mm,由公式
6.63×10-7 m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示意图,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
A.增大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
B.增大单缝与双缝之间的距离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A
本题解析:由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可知选项A正确;故选A
考点:考查双缝干涉实验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熟悉并掌握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公式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次实验中,测得第一级明条纹和第三级明条纹相距4.0×10-2 m,若双缝片间距为0.1 mm,缝到屏的距离为l=4.0 m,则光波的波长为( ).
A.8.0×10-8 m B.5.0×10-7 m
C.1.5×10-8 m D.1.0×10-7 m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公式Δx=λ,
Δx==
m=2.0×10-2 m.
l=4.0 m,d=0.1 mm=10-4 m,
所以有λ=5.0×10-7 m,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