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力的合成》在线测试(2018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8-10-01 01:53: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图所示,电梯与地面的夹角为30°,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上。当电梯斜向上作匀加速运动时,人对电梯的压力是他体重的1.2倍,那么,电梯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人与电梯表面间的静摩擦力f大小分别是(?)

A.a=g/2
B.a=2g/5
C.f=2mg/5
D.f=mg/5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竖直方向上有:N-mg=may,解得ay=0.2g.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电梯的加速度a=0.4g,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ax=aycot30°=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x=mg.故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B.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C.重力的向方垂于直地面
D.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提供的器材有长木板、铁架台、米尺、计时仪器、小车(可视为质点)、砝码等,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l)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①测量木板长度为l,将木板一端放在铁架台的支架上.
②让小车从静止开始由顶端滑到底端,测出下滑时间t,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表示为a=______.
③保持木板倾角不变,向小车内加入砝码,再使其由静止开始从顶端滑到底端,测出下滑时间t′.
④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小车两次下滑的加速度a与a′的关系为a______a′(填“>”、“<”或“=”)
⑤据此能否得出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______
(填“能”或“不能”)
(2)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
①若不计摩擦,小车质量为M,木板长度l,两端高度差为h时,小车沿木板下滑受到的合外力为F=______,
②改变木板倾角,测出每次木板两端的高度差h和小车下滑的时间t.
③为了寻求a与F的关系,可以作出与变量h、t相关的图象,当两坐标轴的物理量为______和______时,得到的图象才是直线.


参考答案:(1)②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
l=12at2
解得:a=2lt2
④设木板的倾角为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mgsinθ-μgcosθm=gsinθ-μcosθ,与质量无关,保持木板倾角不变,则加速度相等;
⑤此实验的过程中,不涉及到质量,所以不能得出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设木板的倾角为θ,若不计摩擦,小车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则
F合=Mgsinθ=Mghl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合=Ma
即ghl=2lt2
整理得:h=2l2t2,h与1t2成正比,所以作出h与1t2图象才是直线.
故答案为:(1)②2lt2;④=;⑤不能;(2)Mghl;h;1t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思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以下实验中属于理想实验的是(  )
A.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
B.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C.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
D.测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8分)供电局某工程队在冬天架设电线,如图所示,设两电线杆间距离为L,铜导线总质量为M,电线架好后,在两杆正中部位电线下坠的距离为h,电线在杆上固定处的切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

(1)两电线杆处的电线弹力.
(2)当到夏天时,两电线杆处的电线弹力与冬天相比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为什么?(提示:导线上每处的弹力均沿切线方向)


参考答案:(1)
(2)夏天电线下坠距离较大,θ变小,故拉力变小了.


本题解析:
(1)以电线为研究对象,电线两端所受的力为F1、F2,重力G可看作作用在电线中点,F1、F2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量,由力的平衡条件

F1cosθF2cosθG
F1sinθF2sinθ=0
解得F1=F2=
(2)夏天电线下坠距离较大,θ变小,故拉力变小了.


本题难度:简单



Love is a dream; but after one kiss one awakens to find it the truth. 爱情是一场梦;但一吻之后你会醒悟到它是真实的.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