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8 09:56:16
1、计算题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0V,内电阻r=1Ω,两个相同的定值电阻R0=9Ω,R1=18Ω,且不随温度而变化。
(1)求通过电阻R1中的电流;
(2)若在电路中将两个并联电阻R1、R0换成一个灯泡L(7.2W,0.9A),如图(2)所示,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中实线所示。则接入电路后,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多少?某学生的解法如下:RL=,I=
,代入P=I2RL即可求出灯泡的实际功率。请你判断该同学的解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解出最终结果;若不正确,请用正确方法求出灯泡的实际功率。
(3)若在图(2)电路中再并联一个同样的灯泡,如图(4)所示,则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解:(1)R并==6Ω
I总==
A=0.625A
分流原理:I1=I总R0/(R0+R1)=A=0.21A
(2)该解法是错误的
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接入电路后的实际功率求解,应该是通过对该电路作等效电源的I-U 图线,取两个图线的交点才是正确的
等效电源电动势E′=10V,内电阻r′=R0+r=10Ω
作等效电源的I-U图线(如图2),读出交点坐标为(4V,0.6A)
灯泡的实际功率是P=UI=2.4W ?
(3)设灯泡两端电压为U,其中一只灯泡的电流为I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2I(R0+r)
代入数据得到函数方程:I=0.5-0.05U
作相应的I-U图线(如图3),读出交点坐标为(1.9V,0.41A)
实际功率P=UI=0.78W(0.72W-0.80W)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计算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两个毫安表的内阻均为6 Ω,R3=12 Ω,S断开时,AB之间电阻为3 Ω,S闭合时,甲、乙两个毫安表的示数之比为1:2,求R1,R2的阻值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解:设S断开时AB间电阻为RAB,S闭合时,AB间电压为U,由欧姆定律得:
由题可知:I甲:I乙=1:2
将RAB=3 Ω,RA=6 Ω,R3=12 Ω代入方程,联立解得:R1=3 Ω,R2=1 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电源的电动势就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B.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
C.电动势的数值等于内、外电路电压之和
D.电动势只由电源性质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是路端电压比电源的电动势要小,A对;由电动势的物理意义知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B错;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知电动势的数值等于内、外电路电压之和,C错;电源电动势只由电源性质决定,与外电路无关,D错。
点评:本题学生明确电源电动势由电压本身决定,跟是否接入电路无关;熟练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常见的表达式。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A-10-45-15甲所示的电路,不计电表内阻的影响,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测得电压表V1和V2随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的两条实验图象,如图乙所示,关于这两条实验图象,有? (? )
A.图线b的延长线一定过坐标的原点O
B.图线a的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值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C.图线a、b交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值的乘积等于电源输出功率
D.图线a、b交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值的乘积等于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
参考答案:ABCD
本题解析:从图中可知电压表V2测定值电阻R0两端电压,其电压随电流关系是正比关系应为图乙中b,图a为路端电压随电流关系。所以正确答案为ABC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四个相同的灵敏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两个安培表和两个伏特表,安培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伏特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把它们按图接入电路( )
A.A1读数比A2读数小
B.A1指针偏转角度比A2指针偏转角度小
C.V1读数比V2读数大
D.V1指针偏转角度比V2指针偏转角度大
参考答案:A、B安培表A1、A2并联,电压相同,表头的电流相同,则指针偏转角度相同,由于安培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则安培表A1的读数大于安培表A2的读数.故A,B错误.
C、D伏特表V1与V2串联,流过表头的电流相同,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由于伏特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则伏特表V1的读数大于伏特表V2的读数.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