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8 09:26:25
1、选择题  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a,b,c分别表示原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三种跃迁途径,设在a,b,c在跃迁过程中,放出光子的能量和波长分别是
和
,若a光恰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
A.
B.
=
+
C.
D.C光也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参考答案:BC? (3分)
本题解析:原子在不同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能级差,所以
,
,
,所以有
选项C对。,根据光子能量
可得
=
+
,选项B对A错。a光恰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而C光子能量比a光子能量小,所以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
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
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
D.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于氢原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而氢原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的能级
,故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即是分立的,故C正确.
当氢原子从较高轨道跃第n能级迁到较低轨道第m能级时,发射的光子的能量为
,
显然n、m的取值不同,发射光子的频率就不同故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力差有关故D错误.
由于氢原子发射的光子的能量:
,所以发射的光子的能量值E是不连续的,只能是一些特殊频率的谱线,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C.
点评:波尔理论在高中阶段要求层次较低,难度不大,涉及内容较固定,只要掌握好波尔理论的内容,即可解决这类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很难被压缩,这一事实说明水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B.
参考答案:A、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正确.
B、?23490Th发生β衰变后产生的新核,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多1,即质子数多1,因为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所以新核中子数比?23490Th少1.故B错误.
C、根据C24=6,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放出六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C正确.
D、用红光照射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知红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绿光的频率大于红光的频率,所以绿光照射金属也能发生光电效应.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如果在入射光子的电磁场的影响下,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同时两个状态之间的能量差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这种辐射叫做受激辐射.原子发生受激辐射时,发出的光子的频率、发射方向等都跟入射光子完全一样,这样使光得到加强,这就是激光产生的机理.发生受激辐射时,产生激光的原子的总能量En、电子的电势能Ep、电子的动能Ek的变化是(  )
A.Ep增大、Ek减小
B.Ep减小、Ek增大
C.En减小
D.En增大
参考答案:发生受激辐射时,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能量减小,轨道半径减小,根据ke2r2=mv2r得,电子动能增大,则电势能减小.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当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当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子a的能量大于光子b的能量
B.光子a的波长小于光子b的波长
C.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在同种介质中,a光子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子的传播速度
参考答案:A、n=3和n=2间的能级差小于n=3和n=1间的能级差,则辐射的光子能量b大于a.故A错误.
B、因为b光子能量大于a光子能量,则b的频率大于a的频率,则a的波长大于b的波长.故B错误.
C、a的波长长,则a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故C错误.
D、b的频率大,则b的折射率大,根据v=cn知,b在介质中的速度小.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