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8 09:05:46
1、选择题 (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
射线、
射线和
射线,电离能力最强的是
射线
C.
衰变成
要经过6次
衰变和4次
衰变
D.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
E.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参考答案:BCE
本题解析:半衰期与温度无关,故选项A错误;三种射线中电离能力最强的是
射线,故选项B正确;
据
可知选项C正确;原子从较高激发态向较低激发态跃迁,向外辐射能量,故选项D错误;当照射光频率大于金属极限频率时,增加照射光频率,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变大,故选项E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放射性元素、衰变,原子跃迁和光电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X发生两次α衰变和六次β衰变,变成原子核Y,Y比X的( )
A.中子数减少8
B.质子数减少2
C.质子数增加2
D.核子数减少10
参考答案:原子核发生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发生两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8,核电荷数减少4;
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质量数不变而核电荷数增加1,发生六次β衰变,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6;
原子核X发生两次α衰变和六次β衰变,变成原子核Y,质量数减少8,核电荷数增加2,即质子数增加2,
中子数减少8-2=6,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 ? )
A.原子还可再分
B.原子核还可再分
C.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其核反应方程为______;1932年,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打出了一种中性粒子流,其核反应方程为______.
参考答案:在核反应中应保证质量数守恒与电荷守恒,并且注意核反应为单向反应,应用箭头表示反应方向;
核反应方程分别为:
147N+42He→11H+178O;
42He+94Be→126C+10n
故答案为:147N+42He→11H+178O;
42He+94Be→126C+10n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围绕一不稳定原子核轨道的电子可被原子核俘获,使原子序数发生变化(例如从离原子核最近的K层电子中俘获电子,叫“K俘获”),发生这一过程后,新原子核?
A.带负电
B.与原来的原子不是同位素
C.比原来的原子核多一个质子
D.比原来的原子核多一个中子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俘获一个电子发生的是
,所以新原子核的核电荷数减小一个,与原来的原子 不是同位素,B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