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8 08:46:39
1、选择题 一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沿竖直方向下落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至t0的时间内
A.物体做匀速运动
B.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C.加速度不断增大
D.加速度不断减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因为v-t图线的斜率反映物体的加速度,由v-t图线可看出,曲线的切线的斜率逐渐减小,所以加速度逐渐减小。选项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陈述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C.牛顿最早成功利用实验方法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卡文迪许最早成功利用实验方法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解答: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牛顿.故A错误.
B、胡克认为只有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B正确.
C、是卡文迪许最早成功利用实验方法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不是牛顿.故C错误.
D、奥斯特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和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牢固掌握,这是小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某同学利用多频率电火花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他把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然后把纸带的上端用铁夹子固定在铁架台上.先调整电火花计时器的放电频率为?50Hz,再接通电源,使它工作起来,然后释放纸带,重锤带动纸带自由下落,纸带上被电火花打出一系列点迹,如下图所示,其中0,1,2,3,4是连续打出的几个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s1=6.04cm,s2=6.43cm,s3=6.81cm,s4=7.20cm.(?以下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由题中所给数据可求得重锤经1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1=______m/s
(2)根据这条纸带求出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是______m/s2.
(3)若该同学通过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只需写出任意其中的一个原因即可)
参考答案: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1=s1+s22T=0.0604+0.06430.04=2.37m/s
相邻时间间隔为:t=2T=0.02s,因此根据逐差法有:
a=s4+s3-s2-s14T2=0.072+0.0681-0.0604-0.06430.0016=9.625m/s2
由于重物下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摩擦阻力,因此所测重力加速度比实际的要小.
故答案为:2.37;9.625;在摩擦阻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电磁场理论是谁提出的
A.法拉第
B.赫兹
C.安培
D.麦克斯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同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电磁场理论,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解答: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即“麦克斯韦定律”,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上,很多著名科学家做出杰出贡献,学生要了解、知道.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A、B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初速度为v的平抛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同时落地
B.两个物体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
C.两个物体落地时速度相同
D.两个物体落地时速率相同
参考答案:A、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所以两个物体同时落地.故A正确.
? B、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竖直方向的位移相同,但是平抛运动还有水平位移,所以两个物体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不同.故B错误.
? C、两物体落地时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相等,但平抛运动有水平分速度,根据速度的合成,知两个物体落地时的速度、速率都不同.故C、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